陈家谷
(一)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硝烟漫漫,军旗猎猎。站在刚刚收复的代州城头,潘美手扶城垛极目远眺,视线扫过城墙内外地遍地狼籍的辽军遗尸,穿过层层叠叠的血色苍山,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久违的幽州。自从统兵平灭南汉、
(一)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硝烟漫漫,军旗猎猎。
站在刚刚收复的代州城头,潘美手扶城垛极目远眺,视线扫过城墙内外地遍地狼籍的辽军遗尸,穿过层层叠叠的血色苍山,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久违的幽州。
自从统兵平灭南汉、南唐后,他已经很久没有体味到这种踌躇满志的感觉了。而今,辽军重兵固守的代州城已被攻克,前面,前面就是幽州了。
他不由得想起了那次御前会议,万岁不顾他的力争,坚持任命曹彬担任这次伐辽的主帅,率领主力大军从宽阔平坦的雄州直接进攻幽州,而把他派到西面担任什么并州路都部署,任务是从这险峻难行的山路策应曹彬的东路主力。这明显是偏心!凭什么他曹彬就是主力,我潘美只能做偏师?
可是现在,曹彬的大军还在雄州城下进退两难,而他潘美的西路军已经连克云、应、朔、蔚、代五座州城,燕云十六州,已有近三分之一经他的手拿下了。偏师的战绩居然超过了主力,让万岁看看到底谁是大宋朝第一名将!
“元帅,元帅!”一阵呼声把他从幽州的遐想和御前的争执上拉了回来。
回过头去,他看到一员老将正顺着城墙走了上来。
“哦,杨老将军,辛苦辛苦。”看着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将,潘美欣喜之余,不禁由衷地佩服起自己的选择来。
这位老将姓杨名业,原是北汉将领,曾经多次领兵打败宋军。后来北汉灭亡,迫于无奈才归降了宋朝,现在官居云州观察使。就因为他曾屡败宋军,最后北汉灭亡了他还一直据城顽抗,直到粮尽援绝才解甲归降,所以太宗皇帝一直对他不太满意,把他放在边防一线当了个小小的团练使,多年来杨业虽屡立战功却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潘美久经沙场,深知要想打胜仗必须要有勇将。可是自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以来,大宋朝一直奉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国策,他也不知道这并州一路军马有那些能战之将。再说这次伐辽可不同于以往平灭南汉、南唐,那两个小朝廷主暗臣庸,不用费什么力气。辽国可不同,兵强马壮,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如云,特别是主政的萧太后,更是巾帼英主,不可小觑。此番直取幽州,没有能用之将,怎么建立功业?
于是,他在御前会议上极力保举杨业担任西路先锋。他这么做不是没有道理的,杨业久居燕云一带,熟悉地理环境,加上一向作战勇敢,战斗力非常强悍,是不可多得的勇将。最有利的是,杨业自知身为北汉降将,为人十分谦恭谨慎,这样既能打仗又便于控制的将才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太宗皇帝倒也爽快,立刻就应允了他的请求,还破格提升杨业为云州观察使,并州路副都部署,担任西路潘美的副帅。
事实证明,他潘美没有看错人。杨业感念他的知遇和信任,一路身先士卒,奋勇作战,连克强敌。潘美嘴上不说,心里明白,没有杨业,就没有西路军今日的胜利。
就冲这,他也应该感激眼前这位老将军。
“杨老将军,目下战况如何?”
“元帅,我军已经全部肃清了城内残敌,大军现正在城内休整。犬子延玉率领一千精骑已出城正向幽州方向搜索前进。”
“老将军行阵有方,作战勇敢,不愧名将本色。凯旋之日,本帅一定在万岁面前如实奏明。不过,现在还不到高枕无忧的时候,我意大军稍歇一日,明日即挥军直取幽州!”
“遵命,末将立刻照此部署。”
“好!”潘美兴冲冲地走下城头,那如血的残阳仿佛即将幻化成胜利的捷报,而他则正在那捷报的中央。
(二)
第二天清早,三军早早用罢了战饭,整装已毕,只待出发。潘美走出大帐,翻身上马,挥鞭东向,正要发出进军命令……
“报!圣旨到!”
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圣旨?潘美心下好生奇怪。他不敢怠慢,当下止住众军,立刻摆香案,接圣旨。
看完圣旨,他立刻震惊了,想不到形势居然发生了这样的剧变,曹彬这个笨蛋,不但自己完了,还害了西路军和他潘美!
原来,五天以前,本次伐辽的主力曹彬东路军已经在雄州城下遭遇大败,全线溃退了。太宗皇帝判断辽军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要乘胜围歼孤军深入的西路军,因此连夜下旨令潘美携带所获各州百姓,火速撤军。考虑到西路军连连获胜,士气正旺,太宗皇帝生怕潘美贪功恋战,还特地派来一名监军,监督旨意的执行。
要白白放弃云州、应州、朔州、蔚州、代州这一个个用自己手下将士鲜血换来的城池,潘美心里实在是愤懑。可是他又不能不承认,皇帝下令退军的决策是正确的。毕竟主力已经战败,作为偏师的西路军硬要支撑只能是全军覆没。
可是,曹彬战败已经是五天前的事了,就是说辽军主力很可能五天前就已经转兵向西扑来,说不定很快就要杀到这代州城下。兵贵神速,能够全军而退就很不容易了,哪里来时间搬迁这五州的老百姓啊。
然而,圣命难违呀。要是在以前,可能会有人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本朝以来,鉴于前代军人干政,太祖、太宗皇帝对将领们控制极严,行军作战必须严格遵照旨意执行,稍有违拗,必遭严惩。
怎么办?难道为了要带走这五州的百姓就要付出全军惨重的损失?何况,军队打完了,谁来护送百姓顺利内迁?
仿佛是看透了潘美心事似的,监军王侁在一旁轻声说到:“潘元帅,本职临行前,陛下还专门有密旨交代。”
“哦?”
“陛下圣谕,可令杨业断后。”
“杨业断后?”
“正是。陛下的意思是潘元帅亲帅大军护送各地军民人等内迁,杨业率本部人马拒敌掩护。”
“可是杨业本部人马只有区区五千,怎能独力抵挡契丹大军?”
“打仗哪能没有伤亡,事不宜迟,请潘元帅立刻下令吧。”
明白了。看来,太宗皇帝始终是对杨业心存芥蒂呀。潘美不禁想起了那个御前会议结束后的一段情景。
御前会议完成了军事部署后,太宗皇帝专门在秘阁单独召见了潘美。那个秘阁狭小阴暗,他小心地匍匐在地上,恭听着皇帝的玉音纶旨。
太宗皇帝声音低沉地说到:“朕向来知道杨业能战,当此用人之际,故勉从潘卿之请求,还特任杨业为并州路副都部署,在卿帐前听用。然杨业毕竟是北汉降将,北汉昔日素来和辽国亲近,不可不防。更兼杨业骁勇善战,惯会抚御士卒,部下将士皆愿效死命,所以多年来朕对他是既用之又不敢重用,对杨业的本部兵力也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