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集镇民间传说之东皇姑庵的传说

铺集镇民间传说之东皇姑庵的传说

知一万毕小说2026-01-23 11:45:05
铺集镇民间传说之东皇姑庵的传说在胶州的西南大地上,长久以来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某朝,在皇帝的众多女儿中,有一位貌美娴雅,才华过人的公主最为出色,宫中称她为“朝中貌美皇姑”。岁月如水,不知不觉的,已到公
铺集镇民间传说之东皇姑庵的传说

在胶州的西南大地上,长久以来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某朝,在皇帝的众多女儿中,有一位貌美娴雅,才华过人的公主最为出色,宫中称她为“朝中貌美皇姑”。岁月如水,不知不觉的,已到公主大婚之年。据说,按照当朝的传统,只有门当户对方可配姻缘,而皇姑只能嫁给状元。可惜的是,那一年的今科状元虽有文翰之才,却无冠玉之貌,容貌丑陋的状元让皇姑心生厌烦,于是皇姑违旨不嫁,触怒龙颜,吃尽苦头,遭受百般折磨,正要悬梁自尽之时,在好心宫女的帮助下连夜逃出皇城,奔走异乡。皇帝四方打探,终于找到女儿,但皇姑却当差官面立下重誓,生不认父,死不还朝,终身不嫁,独身到老。差官把皇姑原话转告给皇帝,皇帝也只得作罢。
自从以后,锦衣玉食的帝女便开始了她沿路乞讨的生活,糊口的是粗糠野菜,裹身的是破衣烂衫,过万家槛,吃千家饭,由河北一路乞讨流落到了山东,在李家屯(即现在的铺集镇东皇姑庵村)被一位好心的寡妇留下同住作伴,由于皇姑她朴实善良,勤劳厚道,又愿意为百姓操心,深受当地百姓敬重,但没人知道她的身份来历。
由于贫病交加,可怜的金枝玉叶美皇姑不到四十岁就离开了人间,百姓们将她埋葬在村南河北岸,头朝北,面朝阳,起了简易的茔头。
一年后,皇帝因思女心切,派人到处查找皇姑音讯,终于找到了这个皇姑生前劳作,死后的葬身之地的村子,当拿出她的画像让村里百姓辨认的时候,百姓异口同声的说:“就是她!”这是全体差官立即跪地哭灵,直到此时,百姓才知道这个和他们同吃同住许多年的善心女子竟然是当朝皇姑。由于兵荒马乱,运输不便,就没有把皇姑迁坟进京,而是划地90平方米扩建了坟墓,树了石碑。此后,李家屯就改名为皇姑庵屯,为纪念皇姑,百姓就在她的墓前建了土地庙,让土地爷陪伴并保佑皇姑。
在当地百姓心里,皇姑既是人又是神,只要遇到难事就会去求皇姑,百试百灵。如果天旱,就到皇姑墓前求雨,口里念着:七个男,七个女,七个寡妇来求雨,皇姑皇姑显神灵,光要雨天不要晴。念完后,七个女子手拿笤帚蘸着水向顶着簸箕的七个男子边撒边喊:下雨了……然后各自默默走回家,据说三日内必会降下甘霖。
此外,百姓中间还流传着大水不淹皇姑地的传说。据说1916年7月,该村遇到了特大水灾,淹没田地百亩,损毁民房多处,雨后百姓一看皇姑墓地处,尽管地势低,却依然完好如初,从此皇姑的传说就越传越神,越传越响,在当地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由于长年风吹雨淋,约在1936年皇姑碑倒,其墓渐平。1965年“四清”破除迷信的运动中,土地庙也被拆除,此时本村村民李宗辉捡到了一块带有“皇”字样的陶片,王克松等人则在挖坟过程中发现瓷盆一叠,众人猜测这很有可能是皇帝留给女儿的吃饭用具。
就是这样一位崇尚自由,不恋富贵的帝女,用她的朴实善良在铺集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美名。如今,皇姑庵村种的地为皇姑地;所种的白菜为皇姑菜;经商的集市则命名为张家屯皇姑商城。皇姑的名字已同她的质朴善良的品格一起深深扎根在了胶州市西南乡人民的心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