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心事

儿子的心事

干校六记小说2025-03-22 03:16:28
有这么一家人,婆婆、媳妇、儿子。婆婆是个性格倔强的人,倔到什么程度?若是她认准的事情,八匹马也休想把她拉回来。即便是她心里已然认输,嘴上也丝毫不会认输。而且她的嘴比刀子还快。别人说一句,她可以说十句。
有这么一家人,婆婆、媳妇、儿子。
婆婆是个性格倔强的人,倔到什么程度?若是她认准的事情,八匹马也休想把她拉回来。即便是她心里已然认输,嘴上也丝毫不会认输。
而且她的嘴比刀子还快。别人说一句,她可以说十句。别人一件事情说过摞过,她可能絮絮叨叨说上十天半月。
婆婆的记忆力惊人。每次起争执的时候,她都会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逐一翻检出来,直说到被说者两耳生茧,抱头鼠窜,才得胜一般班师还朝。
不止跟外人是这样,婆婆跟儿女们尤其这样。外人的话有时比自家人的话好使,有时候一件事情,外人说的婆婆会听,而儿女们说的,她却未必会听。
婆婆没读过什么书,脑子有时候犯浑。所以打她嘴里说出来的话,经常都是歪理。
正因为知道她是这样的性格,所以,作儿子的,一般都是让着她,由着她。
用婆婆的话说,你父亲一辈子都没有把我的性格改变,你才多大,还想改变我?
要说这种糊里糊涂的处理方式在婚前还有几分效果,那么自打儿子结婚后,家里多了妻子这个“外人”,儿子的招就渐渐不灵了!
也许是她不习惯迁就婆婆,也许是她想试一试婆婆坏脾气的水到底有多深吧,总之,结婚没有半年,婆媳之间的矛盾就正式浮出水面,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婆婆自然不会退让,自打嫁入家门以来,她一直都是这个家的强权人物,现在公然出现一个敢跟自己叫板的人,这还了得?
婆婆感觉自己在这个家的地位受到威胁,于是开始抖起家长的权威。
每每在儿媳叫儿子左的时候,婆婆就会站出来叫儿子右。
儿子是个摇摆不定的人,两头的人都惹不起,只好一会儿左一会右,再不然就名左实右,或名右实左。
如果太极拳的要义是借力打力、顺水推舟的话,那儿子无疑是太极中的高手。
可说实在的,这样和稀泥的方法只能维持有限的时间。倘若要儿子一辈子就这样在两座大山之间玩太极,儿子想:自己可能会累死。
婆媳的矛盾终于在瞬间爆发。身处两极之间的儿子,只能看着她们过了一招又一招。
婆婆哭着说:“吃娘奶跟娘亲,娶了老婆变了心。”
妻子指着丈夫的鼻子骂:“你要一辈子跟你妈过,娶我回来干什么?”
儿子想哭,儿子真想哭。而且,儿子哭了,不止一次。
自打父亲去世以来,儿子就不止一次地发下宏愿,要母亲幸福快乐地过好自己的晚年。
他也努力地这样做了,可他到底不明白,为什么在母亲眼里,自己依然是一个不孝之子?
跟妻结婚,本来看中的就是妻的大大咧咧。倘若娶回家一个遇事不饶人的主儿,跟老娘搅不到一块儿,那自己这一辈子就得在呕火跟硝烟中渡过了。
所以,儿子不是在给自己娶老婆,而是在给母亲娶儿媳。
可是,他错了!尽管自己打一开始就为未来的家庭生活考虑了很多,可他还是没料到,该发生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其实,现在细想,儿子可能永远也料不对。因为以母亲的性格,除了她的儿女,没有人能接受得了她。
除非儿子能娶回市长的女儿,或者亿万富翁的千金。
婆婆迷信金钱,更崇尚权力。
但那样,真正把婆婆征服了的,也绝不是儿媳本身,而是儿媳背后那炫目的光芒。
可惜,婆婆的儿子没有那个本事,只娶回了一个穷家出身的山姑娘。
所以,直到现在,婆婆的儿子依然活在痛苦之中。
所不同的,只是他的妻子已然表现出却意。不再跟婆婆争,却也不跟她多说一句话。
毕竟丈夫才是跟自己要过一辈子的人,把他气出病来,受苦的还是自己。
现在,一家人就那样过着,不好,也不坏。
凭着自己的努力,儿子在县城里有了固定的工作,也在城里买了房子。小两口过起了城市人的生活。
婆婆一个人依然住在山里。她说:“城里的房子我住不惯!”
儿子知道,母亲又在逞口舌之快。她根本不是住不惯城里的房子,而是住不惯有儿媳存在的房子。
儿子多想把母亲接到城里来住。母亲老了,乡下的条件不比城里,若遇上个头疼脑热,身边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可他知道妻子不会答应。
即便是答应了,以母亲的脾气,要是跟妻子再闹起来,那享福就变成了受气。
婆婆也料到了这一点,所以干脆不来。
婆婆依然没有低下自己高贵的头,而妻子,依然把婆婆当成一个不存在的人。
可,以后呢?就这样下去吗?
儿子思索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