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人之事

黑白人之事

蟠薄杂文2025-04-02 18:20:28
前些日子,遇到了以前在天空之城的朋友。她问我现在在做些什么,我说我在看冯友兰的书。她那边显然是吃了一惊,说你现在怎么开持看这么哲学的东西了?我想了想,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好了,便只好说是不太清楚,
前些日子,遇到了以前在天空之城的朋友。她问我现在在做些什么,我说我在看冯友兰的书。她那边显然是吃了一惊,说你现在怎么开持看这么哲学的东西了?我想了想,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好了,便只好说是不太清楚,因为就连我自己都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对于如此模糊的答案她显然是不满意的,质问我说既然连为什么都不知道那还看什么。我一想,也确实是这样。
毕竟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说到底了。
刚才细算了一下,我大概是在高二的那一年暑假才开始接触哲学的(比较正式的)。那么在此之前我都做了些什么呢?我还呆在天空之城和推理之门,脑袋上的头衔是骨灰级的科幻迷和推理爱好者。也就是说,在那个时期,我正沉浸在反物质飞船和艾勒里。奎因中。这些足以证明我在哲学上还是一个菜鸟,要知道开始思考也不过是在高一时的事情。
子曾经曰过:事出必有因。
高一暑假之后我便开始关注关于哲学类的东西,中国的,国外的,唯物的,唯心的,一律大小通吃。可以说,我完全把当初迷恋科幻的那一股劲头拿到哲学上来了。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比如说,在我们这一代,在90后那一代中是有多少人会对哲学感兴趣的。
再比如说,再那些号称对哲学有兴趣的人当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其奥义又有多少是为了装门面的。
起码我自己会承认,我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已。
依据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老先生的观点,哲学的任务是要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难做的任务,因为要受到的影响太多。来自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或者是其他什么方面。个人认为其中占最大的是个人因素。受个人理解能力的限制,许多人甚至没有弄懂什么精神境界的提高,仅从表面上的某个改变就认定是提高了。用个肤浅的比喻,就好比是你昨天早上吃的是面包,今天早上吃的是馒头,其本质都只是一顿早餐而已。它不属于维面的上升,而是平面的位移。仅仅局限在一条直线上罢了。中国古代的时候有过一次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都讲了一套提升精神境界的方法。像儒家倡导的天民,道家倡导的无为。虽说这其中很符合提高精神境界的要求,可惜是不切实际的完满,没有实际实施的可能与价值。在《新原人》一书中,冯友兰老先生把这个境界分为了四层,从最低级说起,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我们整个社会是处于第二个,即功利境界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概况。还有一部分人已经上升到了道德境界的阶段,了解社会的存在,为社会作出某种贡献。“正其义不谋其利”,比如说众所周知的雷锋同志便是个中代表。如果用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来讲,就是为人民服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由于这个是与社会主义方向相符的,因此每逢XXX开会都要强调加强国民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在这当中,XXX要做的就是把一个个相对孤立的人生境界统一在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姑且称之为道德境界群。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但正如我在前文所说的,因为要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人的“提升”只是一种平面位移而已。再加上哲学本身所具有的广度和深度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哲学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这个任务似乎成了一个歌德巴赫猜想式的难题,虽触手可及,却成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我想,是不是可以找到什么终南捷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上文当中,我提到了一个极其关键的字眼——理解。是的,就是理解。绝大多数的人之所以对于哲学表示出“真他妈吃饱了撑”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理解。此种大众现象,犹如小女生之与世界杯,大男生之与好男儿,绝对是话不投机。所以说,在这样的前提下想擦出什么火花来那是比中国足协脑子开窍还难的事情。由此可得,提高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对于提高他的精神境界的积极作用所在。问题说到这里就见到点阳光了。但我们还是不能说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只能说是暂时求得了一种方法,它的正确与否还是有待时间的检验的。这一点有为重要。不过,为了行文方便,简单而又不失道理的表达我个人的某些想法,我们姑且认定“提高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对于提高他的精神境界的积极作用所在”这是一条真理。至少它在这里是。那么这个理解能力是怎么一回事呢?肤浅点地说,就是知道得清楚。这种神奇的能力是由我们颅骨中的司令部——大脑的某一部分管理负责的。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脑科科学家都在研究这一方面的课题,以求得到提高理解能力的方法。但收效甚微。毕竟对于大脑这东西我们还是有许多的问题没有弄清楚,更别说什么去提高或者改造它了。本来我也认为我们在这一条路上是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是我的某个四川的朋友,在一次MSN聊天上无意间说的“要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像达尔文的《进化论》那么好理解说不定人类早出银河系了”引发了我的无尽联想。这两本书,一个以抽象的物理概念为主要特色,一个以生物进化实例为具体内容,相比之下后者显然要比前者好读得多。因此,我想是不是可以通过降低哲学语言的晦涩程度来达到使人们理解的清楚的目的呢?一想到这里我的大脑就不知不觉地充血了,思考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总是能让人兴奋的事情。通过这个降低晦涩的方法,我想人们对于哲学语言的理解就要容易得多了。这样一来人生境界的提高也会被摆到一个相对简单的平台,这完全是一种不自觉中的理性行为。如此一来,哲学的终极任务就会极有可能的尽早实现,起码会上升到人生境界的第三层道德境界,这也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尽管现在只是看起来很美,但我相信终有一天会照进现实。
罗里罗嗦了这么多,黑白人的故事就基本是这么多了。对于哲学上的路,不管是谁,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