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我的学习

父亲与我的学习

三首国小说2025-05-27 13:19:08
父亲是1955年出生的,在父亲读小学的时候,由于我爷爷常年患有疾病,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让他读书,父亲说他小时候经常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老师在教室里关禁闭,因此父亲的小学时代读的也是断断续续的。父亲青年时代正
父亲是1955年出生的,在父亲读小学的时候,由于我爷爷常年患有疾病,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让他读书,父亲说他小时候经常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老师在教室里关禁闭,因此父亲的小学时代读的也是断断续续的。父亲青年时代正好是中国发生风云突变的年代,读书无用论充斥着这个国家,父亲和当时所有的青年一样,在原本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这段时间里,父亲整整修了4年的水库,浪费了大好的青春。
1977年恢复高考,父亲和当时很多有理想的青年学子一样渴望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父亲跟我爷爷说出这个念头的时候,我爷爷说要读书可以,但要自己想办法弄钱,父亲当时复习功课根本没有教材,于是到城里的的表哥那里借了些也只得什么时候的旧书籍,旧教材,旧报纸,开始了复习,没钱了就弄点农产品去集市上换点钱。父亲现在还大约记得那一年的高考成绩,说除了数学考了40多分外,其它的还可以,当年我们全乡考上了24人,我父亲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当时由于制度的缺陷,政治审查过于严格,而且往往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就这样父亲因为一个自己知道都不知道的随蒋介石去台湾的爷爷而饮恨终生,我想父亲如果去读大学的话,就会是另一番不同的人生。
父亲没有上成大学,于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到我和弟弟身上,我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说类似:“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句子。那时候虽然不理解,但隐隐约约明白读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和弟弟小时候识字是比较早的,那时候,家里屋内的墙壁上糊的都是报纸,只要父亲在,父亲就会指着报纸上的字教我们,父亲还经常教我们背诵一些古诗词,我六七岁的时候基本上就开始读整本的《古文观止》,像《滕王阁序》《出师表》等等都是在那个时候背会的,那时候我还因为会背诵几篇古文到处卖弄。我和弟弟很早就入了小学,我们回到家里,父亲都会给我们辅导功课。
父亲在我们弟兄学习上从来都是阔绰的,小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征订《小学生学习报》,整年的大概是20几块钱,别的孩子都要回家问问家长同意后才敢订,我总是眼都不眨的订下来,因为我知道父亲宁可少吃点,少穿点,也会绝对支持我们学习的。父亲表现的最让我震惊的一次是在我初中升高中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升高中差几分的话,要交很多的额外费用,美其名曰:“赞助费”,不幸的是那一年我和弟弟都没能上线,每人需要缴纳4000元的赞助费,我和弟弟已经做了复读的准备,可是在父亲的眼里时间是最值钱的东西,因此父亲力排众议,斥资8000元把我和弟弟送进了我们县城一流的高中,这在全村人看来是极其疯狂,而又不可思议的举动,因为在我和弟弟进入高中之前,我们村子里连续8年没有人上过高中了,就这一点我觉得父亲是个绝对有魄力的人。
后来我和弟弟都上了大学,如今弟弟已经毕业工作,我还在求学的路上继续求索,虽然我们大学毕业后没有立刻让家庭有所改观,但是父亲每每打电话,还是鼓励我好好学习。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这一代熬出去了,你们的下一代就不受罪了”。无私的父亲啊,我想的不是下一代,而是什么时候才能让您放下脚步,歇一歇啊。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