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记

辞职记

播植小说2025-04-02 15:02:04
这些天,但凡在官场上混的人,在酒桌上都在议论同一个话题,那就是主管城市建设的王铁林辞职的消息。我们这个小城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想了解官场的最新动态,那最好在各种小聚中,席间,喝了几杯的官场中人,会透
这些天,但凡在官场上混的人,在酒桌上都在议论同一个话题,那就是主管城市建设的王铁林辞职的消息。我们这个小城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想了解官场的最新动态,那最好在各种小聚中,席间,喝了几杯的官场中人,会透露出诸多的内部消息,如:人事调动、领导动态、官场趣闻等。
据说,王副市长本来还可以再干一届的,主管城市建设可是肥差。先别说控制着市政府每年几十亿的城市建设拨款,以及分管建设、房产等10多个掌握大权的局委。每年,光是小城里那些大肚便便、财大气粗的开发商孝敬的灰色收入就已经相当可观了。经过几个酒场,尤其是和政府办的几个秘书小酌那次,我了解到了王副市长辞职的隐情。
王铁林市长是个孤儿,是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
他自幼丧母,父亲一直没有续弦,就这样苦把苦掖的把他拉扯到12岁。12岁那年,年近40的父亲为了补贴家用,偷偷在自家院子里搭了鸡棚。可是,被公社的干部知道了,在他家门口开了割资本主义尾巴现场会。王铁林的父亲被民兵五花大绑,遭到了无情的批判。王铁林的父亲不堪受辱。就在自己家里悬梁自尽。
12岁的王铁林,就成了孤儿。乡亲们看他可怜,就轮流着在各家吃派饭。16岁,村支书给他改了户口,把他送到部队参了军。他很争气,从战士到文书、副连长、指导员、副教导员。32岁的王铁林转业到了地方,进入市委组织部,做了副科级组织员。他文笔好,为人勤快。一篇2万字汇报材料,他通宵达旦,第二天早晨准时上交。他过手的材料,就连市委办主任、“一支笔”刘铁手都赞赏不已。
很快,他就被组织安排到一个穷县任县长,那个县地处山区,穷的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王铁林知道,象他这样苦出身的人,好县也轮不到他。没说的,他带领全县群众在荒山上种经济林,建水库。开发旅游资源,仅仅3年,全县大变样。县财政收入翻了两番,老百姓也获益颇丰。众望所归的王县长被提拔为县委书记。他开拓性的提出了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升级换代的思路。山里产的厥菜,经过深加工,出口到日本,身价很快就提高5倍。又过了三年,这个县已经成为全市的经济大县。很快,他被调任副市长,他走时,县里有上万名群众送行,市委组织部收到了厚厚的请愿信,要求王铁林继续担任县里的“父母官”。但他还是去赴任了,临走时,他哭的一塌糊涂。
赴任后,他才知道,接的是一个烂摊子。他分管全市企业,那时候,正是全国国营企业大破产的时候,他最紧迫的任务是让全市40个大中型企业破产,5万多工人下岗。前任副市长就是让上访的工人逼走的,他一到任,就看见市政府广场站满了上访的工人,有的工人还比较讲究策略,成群结队的到他家中上访,弄的他疲惫不堪。晚上,王铁林在市长办公室,整夜不眠地研究政策,他知道,下岗工人不容易,通过和市委书记、市长请求,他把工人下岗补偿做了适当提高,尽可能多的把下岗职工引导到较好的民营企业就业。大多数企业顺利破产。可是,市针织厂却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而爆发了群众性越级上访,针织厂下岗工人要的下岗费实在离谱,市政府没有答应。800名上访的群众到了省政府,省领导批示:再发生越级上访,就追究相关领导人的责任。工人们放出风来,如果不答应,他们还要到北京上访。王铁林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真是一夜就急的白了发。思虑再三,他让司机秘书连夜驱车去了北京,到了中央信访局,他击鼓鸣冤,信访局的领导都很纳闷。见过各种各样的人上访,市长上访可是头一遭。王铁林就想问一句,他按照中央政策处理企业破产,到底对不对。中央信访局工作人员仔细查对相关政策后,在王铁林的上访表格上批示:你市处理企业破产,按中央政策规定,所给予的破产补偿合理,并有相应提高,充分考虑到了群众的生活困难。拿着盖有大红印章的表格,王铁林就驱车回到了市里。在火车站广场上,他把即将集体进京上访的500多下岗职工拦住了。王铁林说:“同志们,大家愿意听我说几句再去也不迟。我刚从北京回来,是去上访的。厂子破产了,我知道同志们心里不好受。放心,只要我王铁林做一天市长,就给大家撑一天腰,咱们市给的补偿已经不低了,这是信访局的批示,大家可以看看。”说完,他把手中的信访表递到下岗职工的面前。他接着说:“虽然中央这样批示,但我作为分管市长,还是愿意给大家多争取一些补偿,请大家相信我。”看完中央信访局的批示,下岗职工就打消了上访的念头,纷纷回家了。后来,王铁林嘱咐工业局局长打报告,又向财政局申请了一笔补偿款,这样,他顺利完成了破产补偿任务,共安排3万多下岗工人实现了再就业。因为补偿标准比较高,在破产职工中,王铁林市长的威信很高。
王铁林市长虽然抓经济有水平,搞工作有创新。但是,他咋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彻底栽在一个连环套局中。后来,主抓城建的张副市长调到省城任省建设厅任副厅长。市委决定,又王铁林分管城建工作。原来分管企业破产时,王铁林的家里可谓是人气很盛,但这里面大多数是破产职工,来上访,向领导反映困难的。分管城建后,王铁林家中依然是客人不断,但与以前不同的是,来的客人多半是开发商、建筑材料推销商等“大款”。可谓“谈笑有大款,往来无白丁”。这些人谈完事走后,大多在沙发上遗失了成摞的人民币、钻石项链。王帖林把这些不小心丢的“遗物”都一一登记造册,交到纪检会。他心里有数,他王铁林从一个苦孩子到今天,不能没良心。不是乡亲们从牙缝里挤出一口口粮食,他早就饿死了。
可是,他主管城建以来,可没少得罪人。且不说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开发商。就连城建局长李力也让他给得罪了。原来,市区内要修一条纵贯城市南北的道路,预算总投资为7000万元。城建局长李力已经把工程分包给了一个施工队。那个施工队的老板亲自到王副市长家送去了20万的红包,但第二天就让他给纪检会送去了。随后,他主持对工程进行了照投标,结果,整个工程只花了5500万,就为国家节省了1500万元的支出。
在不知不觉中,他也把市委副书记、市长汤辉得罪了。为了改变城市路灯老化、美化城市形象。市政府决定,更换市区主干路近万根路灯。从消息一公布,王铁林市长的家里就没有断过人。一日,一个自称叫汤明的人到王铁林的办公室造访,前来联系路灯业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