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回忆里行走
晴朗。天气真好。呆在宿舍里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看书,写字。少了莫名的浮躁与恐慌,任自己淌进回忆的河里,随波逐流,起起伏伏。想起托宾在《大师》里写亨利:“他喜欢一成不变的上午,熟悉的书,卓有成效的时间,还
晴朗。天气真好。呆在宿舍里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看书,写字。少了莫名的浮躁与恐慌,任自己淌进回忆的河里,随波逐流,起起伏伏。想起托宾在《大师》里写亨利:“他喜欢一成不变的上午,熟悉的书,卓有成效的时间,还有偷偷溜走的美好下午。”记得自己也是在那样一个美好下午,半靠在床上,捧一本书,看到了这一句,不自觉地笑起来。昔日的光影和现实重叠,让我不禁怀疑我是否仍在梦中。也许真是太美好,令人恍惚觉得有着压抑隐忍。当我终于看完那本书之后,我轻轻叹息,仿佛看到了亨利希望的:“闲散的痕迹,色彩,光线都徜徉在器物的边边角角,逗留到夜幕再次降临。”
第一次没有带着一种膜拜的心意去看一位伟大的人的传记。按照译者的话,《大师》更像一本小说,不能真正当成亨利.詹姆斯的传记来看待。但读完这本书之后,也无需再去看他的生平。我也在心中悄悄感念,确实如此。
真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记,书的大部分都在写亨利的心理活动,回忆。如此委婉含蓄像听一曲极安静、起伏缓慢的钢琴曲,细水长流,于文字间留人感动。勾勒出一个长年游居国外,忧郁的、略显苍老的美国作家。他享誉世界,却孤独漂泊,他无妻无儿,被自己的性向困扰。他在肯辛顿,却如此写道:“肯辛顿只有一片寂静,屋子里什么声音也没有,除了他自己极度寂寞的声音,那仿佛是来自远处的模糊喊叫。他的回忆令他伤怀,过去张开双臂朝他走来,寻找安慰。”
无时无刻,他不在回忆着。回忆着他年轻的岁月,回忆他生命里出现的美好生命。他的妹妹爱丽丝,他的早逝的表妹,他的弟弟们,他的康斯坦斯;他的伦敦小镇,他的罗马,他的威尼斯和他的故土。这一切的有关人和事,在他的脑海中轮番上映。想起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子虚乌有的悲痛,那段经历。他没有陷入沉重,而是放任自己被回忆的潮水席卷而去。
余华在《在细雨中行走》中说:“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我不知道亨利是否的确如此。但是,书的开始,却写了他创作剧本的失败,接受一对贵族夫妇的邀请去了爱尔兰,几乎是落荒而逃,脸上的神情是疲惫与失落。于是,回忆回忆接踵而至,与现实交错。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亨利.詹姆斯,没有虚伪的矫饰与不实的赞扬,真真切切的亨利.詹姆斯。
心理描写大师被人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展现他平凡又伟大的生命。这种经历确实是绝妙的,揭开了那层神秘面纱,我们仍然认为“大师”的实至名归。不得不佩服托宾的高明手笔。
我轻轻地闭上眼,耳边是林宥嘉的《再别康桥》。仍然是下午,安静又美好,想一直在回忆里行走……?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