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九相的日本政治制度

十年九相的日本政治制度

海里杂文2026-01-06 03:49:44
菅直人的首相只当了一年零两个月,算是一届短命政府。但和他的前任相比,已经算长的了。鸠山由纪夫9个月就下台,再往前的麻生太郎、福田康夫、安倍晋三,也都只当了一年。十年九相,是日本政治制度的弊端。菅直人缺
菅直人的首相只当了一年零两个月,算是一届短命政府。但和他的前任相比,已经算长的了。鸠山由纪夫9个月就下台,再往前的麻生太郎、福田康夫、安倍晋三,也都只当了一年。十年九相,是日本政治制度的弊端。
菅直人缺乏治国理政的才能,无法实现他在竞选时的承诺。他说过:“如果出任首相,将大力推动实现国民期待的经济、社会和财政改革,努力开创一个没有政治献金丑闻的政治环境。”显然这样大的改革,需要时间,不可能立竿见影。西方国家的民众,远没有中国百姓的忍耐与宽容。政治家的诺言一旦无法兑现,民众就会要求他下台,他没有改正的机会。
今年3月日本媒体披露,菅直人收受一韩国男性104万日元(约合8万元人民币)政治捐款。违背了他“开创一个没有政治献金丑闻的政治环境。”的承诺。他的外相前原诚司,也是因为收受一韩国女性5万日元(约合4000元人民币)而引咎辞职的。
菅直人下台势成为必然,3.11地震却意外的给了他一根救命稻草。人们暂时把目光转移到了救灾上,这让菅直人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如果他在灾害重建,核泄漏等问题上措施得力,也许还有重拾民心的希望。然而他未能把握住这最后的时机。他的首相生涯,到了该终结的时刻了。
当然日本经济衰退的责任不能算到菅直人一个人头上,地震、海啸、都是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核泄漏,世界金融危机,更是无法预测。可是既然选择了政治,就得担当起责任。干不好就下台,这是西方政治制度的严酷。历史原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世界不确定因素等,均不能作为推卸责任的理由。
想想西方政治家也怪无奈的,一旦被选上,就得兢兢业业,小心翼翼的去做。出了差错,连改正的机会都没有。西方百姓对他们的领袖似乎也太苛刻了,一点也没有中国百姓宽容。相比之下,我们的政治家太幸运了。做对了是英明伟大,百姓会感恩戴德。干砸了也没关系,慢慢改,我们有的就是时间。十年,二十年改革不见成效,百姓也会耐心的等下去。反正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没有经验,谁能保证不出错!
想想也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接受教训,积累经验,事情只会越做越好。像日本那样,即使已经知道错在那里,想改也没有机会。日本虽然十年九相的频繁换人,但经济依然没有起色。显示了这种政治制度的弊端。日本首相不是直接民选,而是由政党提名、国会众参两院议员投票选举产生。因此国会多数党领袖,便很有可能成为首相。可见在日本想当首相,首先要加入政党。想在党内获得首相提名,还要加入一个派。现在的民主党内就有9个派,各派都有自己党首的提名,谁能当选,决定于这些派别在党内的势力。
菅直人出生草跟,不像他的前任安倍晋三,福田康复,麻生太郎,有着政治世家的背景。也许他的确想做一点事的,中国人对他也曾经抱过希望。执政前他是日中友好议员联盟成员,舆论普遍认为“菅直人就任有利于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然而日本国内亲西方的右翼势力根深蒂固,加之美国的影响。所以菅直人执政以后就逐渐脱离了他原来所设想的轨道,在钓鱼岛问题上触碰了中国‘底线’,直接导致中日关系恶化。
谁来接过菅直人的棒,现在的民主党有5个后选人。前外务相前原诚司呼声很高,如果是他当选,中日关系恐怕还要后退。前原诚司是日本鹰派人物,反华、亲美、强军、修宪,是他的政治纲领。但有些学者认为,政治家在执政前的言论,并不一定就是他执政以后的政策。无论谁当首相,灾后重建,经济下滑,国家信用等级下调,都是棘手问题。现在的世界,谁都想从中国分一杯羹。中日关系,在日本经济复苏中的位置,举足轻重。这一点日本任何一届首相都会掂量着办,用不着旁人去操心。
虽然前原诚司目前舆论呼声很高,然而民主党内的大佬小泽一郎和鸠山由纪夫,却力挺经济产业大臣海疆田万里出任民主党党首,这个人比较温和,他可能成为挑战前原诚司的一匹黑马。鹿死谁手,目前尚难预料。无论谁当首相,我们都不能奢望立马就能改善中日关系。对中国的敌视是目前日本国民的普遍情绪,不是某一个参拜“靖国神社”的政客的个人行为。我们应该关注的是,首先要把自己的事做好,日本想分享中国这块蛋糕,就不至于把中日关系搞得太僵。

2011.8.29.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