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灯”下的祈福祝愿

“天灯”下的祈福祝愿

誾誾于于散文2025-11-07 13:48:54
元宵节这天,我将儿子从熟睡中唤醒,让他听着街边舞狮时的锣鼓喧天。儿子微睁着朦胧睡眼,片刻的迟疑,便一跃而起。自儿子出生以来,几乎没见过龙船、舞狮呢。他自是兴奋不已,我将他带至政府广场看各乡镇的汇报演出
元宵节这天,我将儿子从熟睡中唤醒,让他听着街边舞狮时的锣鼓喧天。儿子微睁着朦胧睡眼,片刻的迟疑,便一跃而起。自儿子出生以来,几乎没见过龙船、舞狮呢。他自是兴奋不已,我将他带至政府广场看各乡镇的汇报演出,目的是想让他在结束寒假的最后一天里,多了解民间的一些传统文化,多积累一些作文素材。有的玩,儿子自是乐此不疲。
舞狮时锣鼓喧天,鞭炮声声不绝,也为小城元宵节营造了最为热闹的气氛。舞龙、舞狮队在前,花船、腰鼓队在后,前者威武,后者文雅。他们依次向观众们汇报表演着自编自演的名间曲目。台词里更多地融入了,社会发展的进步和党中央关于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的政治话题。一时间广场上人潮如涌,人声鼎沸。我一边牵扯着儿子,一边思索着该怎样回答儿子的:为什么要用舞龙、舞狮来庆祝节日的问题?
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于是,人们便据此传说,用竹条铁丝、绸缎纱布扎制成彩龙,每逢年节舞耍一番,表达欢快喜悦之情,也寓意老龙臣服,天随人愿。后來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娱活动。如今,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一种常见的庆祝方式。如此解说,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临近中午时分,庆祝活动在儿子意犹未尽中结束。看儿子略有失望的样子,我许诺儿子:晚还有更加精彩的节目。儿子有些疑惑却不失惊喜的表情,让我猜到了儿子对晚上“更加精彩”节目的期待。
晚在婆婆家匆匆吃过晚餐,我们就驱车来到了儿子学校的街边广场。此时,虽无元宵灯会及舞龙舞狮的炫耀,可小城的人们,还是用着自己特有的方式尽情享受着属于小城独有的节日景致。三五成群的俊男靓女手拿电光礼花,一路走一路欢笑着放飞手中的烟花,好不惬意;一家三口,怀抱着弱小的孩子提着各色各样的彩灯,一路携手一路不停地播放着彩灯里的音乐,好不幸福。稍大一点的孩子,却是在大人的视线里把玩着没有伤害的烟花爆竹。
我们找到了空位停下了车。老公从后备箱里拿出了他前段时间出差,在异地买回的这盏在小城里独一无二的“孔明灯”。看到“孔明灯”是二层薄薄的纸片,儿子有些失望:这是什么灯啊?显然是不知“孔明灯”及“孔明灯”所代表的寓意。我拿出了笔,让儿子在“孔明灯”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愿望,并告诉他,“孔明灯”又叫“天灯”,它会把你的愿望带到天上,所以你的愿望只要写上,它就一定可以帮你实现。儿子乐颠颠地写到:希望能够在暑期里,去北京看奥运。
随后老公将“天灯”里事先配备好的蜡烛装上,固定完以后,便拿出打火机点上蜡烛。此时,“天灯”由刚开始薄薄的纸片一点一点地膨胀,越鼓越大。当成群的市民聚拢来,它则带着“一生相随”的红色字样及儿子书写的愿望跃跃然,晃晃悠悠地在为它兴喜为它雀跃人们的头顶上盘旋。这庞大卓越恢弘的天灯,替代了盛开着五彩斑斓的元宵灯会,慢慢地向着北方更远的地方飘飞,转而便消失了。那一刻,广场上所有的市民都在这唯一一盏“天灯”下祈福祝愿。 
“天灯”飘飞的刹那,我幸福满怀双手合十,把心中最美好的祝愿许下:愿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幸幸福福,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愿“天灯”能够锁定这刹那的幸福,让世界永远充满阳光。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