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员,亮出你的“个性”
最近一些日子,仇和在媒体再掀风暴。这位“副省级”官员,十年前在淮担任“县官”时,曾搅过轩然大波。后来任职宿迁,一度成为全国“最富争议市委书记”。保国对媒体报道的官员政治作秀,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这回,对
最近一些日子,仇和在媒体再掀风暴。这位“副省级”官员,十年前在淮担任“县官”时,曾搅过轩然大波。后来任职宿迁,一度成为全国“最富争议市委书记”。保国对媒体报道的官员政治作秀,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这回,对于仇和的特别关注,一是因为他跟保国老乡,二是这位“铁碗人物”着实有些魅力。
仇和魅力,在于身为官员,却个性鲜明。
官员也是人,但现有体制下的官员,往往不再是人了,而是权力模具锻造出的千人一面的“官油子”。
在昆明的一次会议上,仇和称腐败有“三种人”,其中之一,就是“宁愿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保证不出事,四平八稳,按年龄大小、皱纹多少、胡子长短排队等提拔,失去机遇,影响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种人,就是“官油子”最好的写照。仇和说,这种人比“贪污”与“决策失误”者“造成的损失更大,更可恶”。
斯言一出,舆论哗然。保国却对此“怪论”十分赞同。
各行各业,都有其“潜规则”,官场也是如此。几乎所有官员,历经政治风浪打磨后,无不棱角尽失,浑圆如一枚枚大同小异的鹅卵石。他们一旦成为既得利益者,就把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置之脑后。明哲保身者有之,安享尊荣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所缺失的,就是敢作敢为,为百姓办实事的革新锐气。
而在另外一些场合,他们又不缺少“个性”,比如,喝酒只爱茅台,抽烟非中华不来,打麻将左手出牌,见小姐敞开胸怀。面对政务时,他们才面目模糊:决策不敢表态,遇事搞推委比赛,上班时轻松自在,升迁只需要等待。
仇和是官场中的另类。他就任昆明市委书记两个月来,不仅让西南边陲城市的百姓频频叫好,也给中国政界吹进一股新风。除了发表“腐败新论”,仇和还做了两件事:一是要昆明媒体“提供负面新闻”,为市委下一部工作改进提供依据;二是制作《市情手册》,向全社会公布昆明市副处级以上干部姓名、职务、分工、工作电话。保国以为,就一个单位而言,仇和所做的两件事并不独特,也不具有开创性。因为在一个小团体内部,大家并不讳言工作失误和工作电话。但是,在一个地方政府的平台上,官员好大喜功,粉饰太平的现象却比比皆是;为了避免“麻烦”,他们的电话更是“为百姓讳”。仇和“这一个”的作为,显示了一位政治改革者的卓识和胆魄。
现今的中国,百姓对官员的期待,远比官员对自己的要求多得多。这一点,官员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官油子不出政绩,当然也不会出事。他们深知,小心行得万里船,个性如果显露得不是时候或不是地方,就有可能人仰马翻。因此,保国认为,仇和这样的“个性官员”,若想成为中国政界的正常现象,除了官员自身需要精神淬火外,更需要一个理性而宽容的社会环境和用人制度。中央对仇和的任用,正折射出一种新的积极的用人导向。
没有个性的艺术家,永远是匠工;没有个性的官员,只是泥塑木胎。为保住官位而无所作为,不仅背离了党的宗旨,更会让百姓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
当然,官员个性的光华,应该彰显是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真抓实干的施政风格。个性官员,绝对不能变成为所欲为的酷吏,践踏民主的政客。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中国人的道德滑坡了么?
下一篇:思想的原生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