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原生态

思想的原生态

征备杂文2025-04-10 11:29:52
最近看了很多心理类的书籍,书籍里总是会提到这么一个词——思想。思想究竟是什么,我近来老想这个古怪的问题,老想这个似乎不用问的问题。思想是什么?在百度搜索关于思想的定义,当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宁可自己
最近看了很多心理类的书籍,书籍里总是会提到这么一个词——思想。
思想究竟是什么,我近来老想这个古怪的问题,老想这个似乎不用问的问题。思想是什么?在百度搜索关于思想的定义,当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宁可自己亲眼来看看,或者说,宁可自己禅悟。不信你也可以来试试,你闭目静坐,全身轻松,心平气宁,告诉自己三分钟内什么也别想,于是你便可以看见什么是思想了。
在一片精神的朗空中,时而悠忽来去,千头万绪;时而剪不断,理还乱,源源不绝;时而神游万里,跳跃古今;时而隐隐约约,潜行徐动……反正你越是想看见什么是思想,你便越要告诉自己什么也别想,你越是告诉自己什么也别想,你越能看见那思想的原形。
我深信思想是无法诠释的,最好也最无可奈何的办法是作一些蹩脚的比喻:
思想是一道闪电,一声雷鸣,一匹瀑布,一条河流,一片野草,一团犬牙交错的荆棘……
这就是思想,或者说,思想的原生态。
哲学最大的兴趣是怎样言说;艺术更大的兴趣在怎样表现,而思想最大的兴趣在言说什么和表现什么。
真正自由的思想不喜欢可以讲究什么方法,它天生无形无态,它命定无迹可求。
其实这最合中国的传统。老庄孔孟并非哲学家,而是思想家,他们表达的只是思想的原生态,儒道体系乃是后人诠释而成的。及至20世纪,我们的关于现代文明的重要思想似乎也更多藏在思想的原生态李,例如鲁迅、周作人、林语堂…。。
即使在西方,思想的原生态也是重要的一支:蒙田、培根、爱默生、卢梭、伏尔泰、尼采、赫尔岑直至不敢再言说的晚期的维特根斯坦……
倘若定睛看看,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这些人物一个个似乎都是历史转型关口的哨兵,他们或是伫立在以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历史转型处,或是伫立在从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转型处,或是伫立在……
这绝非偶然。
事实上,人类历史每一个文明转型的关口处,思想的原生态总是作为勇猛的先驱和真正的勇士首先杀出,他们在每一片文明的新垦地上顽强而机智地辟出新生命的疆域。
那些文明的开源者们,总是喜欢操着随笔一类的投枪、匕首、砍刀、短锄,摸索着前行,摸到哪是哪……
那些熔岩般的思想的原生态,总是自由奔放的喷薄而出,尽情流淌,淌到哪是哪。。。。。。
所以思想并非学术,亦非艺术,思想乃是第三届。
或者说,思想既是学术,亦是艺术,它仍是第三届。
世界犹如今天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原始森林保护区,人们将在这里寻找真正有生命力的物种,以免思想被人化的世界弄到全无生机的地步。
这思想的物种,也许将导出新的体系哲学,新的艺术神话,但思想的原生态的保护区仍永远有存在的必有。
今天是思想者的时代。
古老的中国今天面临着文明转型的关口,面临着混沌眩晕的时代,旧的失落了,新的出来了,无着落的苦痛与新生态的冲突交织在一起,使人们分分秒秒处于一种寻觅的境地,体系和神话都不再那么是受到信任,哲学家已死,然而思想却不能不、不得不存在。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