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实

历史的真实

幽液杂文2025-08-24 19:26:30
历史是厚重的,因为它时间的久远,更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思想。历史承载太多人的思想,历史的真实往往被这些人的思想掩盖,揭开这个盖子,从中去寻找历史的真相,变得异常的艰难。历史,千百年来,始终是为政治服务
历史是厚重的,因为它时间的久远,更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思想。历史承载太多人的思想,历史的真实往往被这些人的思想掩盖,揭开这个盖子,从中去寻找历史的真相,变得异常的艰难。
历史,千百年来,始终是为政治服务的,是为当时的利益集团服务的,成为所谓政治家们用来维护自己利益,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历史,需要人去书写,在书写历史的过程中,某些历史真相就会被掩盖,甚至曲解。无论是“唯物史观”的书写者,还是“唯心史观”的书写者,都不能超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尤其是在一个拥有几千年“成王败寇”史观传统的中国,严格的遵循着这一信条。撕开这层迷雾,剥离出历史事实,更是难上加难。抒写历史,有时候不是为了记录事实真相,再现历史的真实,而是成为所谓的政治家们以及其御用文人玩弄的文字游戏。当然也不乏具有一些有良心的史官,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后人负责的态度,希望真实地再现历史,他们的努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样的人在中国实在是太少了。即便是他们,仍然脱离不了个人的好恶,脱离不了当时的历史环境,深深划上时代的烙印。历史,跨越了遥远的时空,经过后人的精心加工,离历史真相也就越来越远。一部三国历史,时而褒曹贬刘,时而贬曹褒刘,厚此薄彼,几经反复,不知会虚构多少历史事实?那么那些各朝各代政府组织编写的所谓正史,何谓正史,官方编写的,其中的事实真相更加难以把握,这些历史为自己辩护的居多,掩盖历史真相的不胜枚举,这些历史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历史一旦上升到意识形态,历史的真实性就很值得商榷。
历史,对历史书写者是良知的考验,对后人,历史的阅读者是判断力的严峻考验。
历史,能在多大程度上忠实历史事件本身,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事实真相,既取决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取决于撰写者个人的学术良知。中国的历史,特别是正史,大都是受上面的意志来书写的,很多是为了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政治性的书籍,有些人就会为了取悦统治者,隐瞒某些事实,掩盖某些历史真相,文过饰非也未可知。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它特定的历史原因,历史环境,离不开彼时彼刻的社会背景。书写历史,一般是后代为前代书写历史。时空的差距,肯定有许多变化的因素,把握历史真实的难度要加大。某些历史事件在当时的环境下发生,有它必然的原因,或者在彼时有它的进步意义,抑或存在消极的影响。后来者却根据他所处的历史状态来理解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抹杀当时的进步意义,忽略消极影响。亦或当时某些人可能是某一历史事件的受害者,时过境迁,受害者被平反,掌握了历史的话语权,他们在书写历史的过程中,会不会倒打一耙,会不会歪曲历史事实,这个很容易引起世人的怀疑。
最近看了《一寸河山一寸血》,对历史的真实更感到怀疑,这部抗战纪录片是国民党拍的,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觉感受,关于抗战历史一种不同的声音,我不能肯定该纪录片完全忠实于历史,但至少让我明白,抗战的作用并不是中国共产党宣称的那样,整个抗日战争完全由中共主导,漠视国民党的历史贡献。共产党无疑是夸大了自己的作用,忽略国民党的历史贡献,因为中共是胜利者,掌握了历史的话语权,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去书写历史,书写对己有利的历史。我们是生活在新中国,成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所听到的全是中共的声音,“偏信则暗,兼听则明”,长期只听到一种声音,造成一种错觉,历史的错觉,也就接受中共的宣传。可是历史事实并非如此,国民党的历史作用远远大于中共。整个抗战,如果没有国民党正规部队的正面作战,没有他们付出的如此惨痛的代价,中国的抗战形势没有这么乐观,毛泽东预言七八年能够取得抗战胜利,时间可能会延长。
今人去了解历史的真实,根据官方编纂、文人骚客撰写的史籍,或者根据挖掘出来的历史文物、根据历史遗迹,进行推测。古迹、文物也许可以说明些历史现象,推测出来的东西总让人觉得不够实在,总让人感到怀疑。
正因为历史的真相是如此的难以把握,那么各种各样解说历史的书籍、论坛、影视,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自己都说自己是真相,是正史,是解说某个历史事实的权威。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发生在以前某个特定时间,符合当时环境的事件。如果以现代的视点去解说历史,去推测某一事件,是多么的不可信。
圣人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读史同样也是如此。各人只能凭着个人的经验来判断历史,真正要理解历史的真相,唯有提高自己对历史的判断能力。其实每个人都在抒写仅仅属于自己的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看待历史,对某一历史事件所发的评论和见解,也仅能成为一家之言。一家之言,一年、十年、几十年、几个世纪之后,同样成为历史,成为别人了解其他历史的证据。一家之言,也成为后人要了解的历史,任凭后人去评说,用来书写新的历史。
历史,历史的真实,其实存在每个人的心中,要把握历史的真实性,全凭个人的经验去判断,用心去感受,用灵魂去聆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