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际(外二章)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际(外二章)

窃黄杂文2025-11-02 07:30:40
现代人若不善交际,出了家门就形同“废人”。不会交际的人进了生活场,就像瞎子进了影院,聋子参加音乐会。现代社会中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看你会不会交际。就东西方文化传统而言,西方人比较看重交际。东方人
现代人若不善交际,出了家门就形同“废人”。不会交际的人进了生活场,就像瞎子进了影院,聋子参加音乐会。现代社会中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看你会不会交际。
就东西方文化传统而言,西方人比较看重交际。东方人属内向型,西方人属外向型。外向型人一般敞开怀抱先迎接,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然后再甄别和清理。内向型人却总是闭关锁门,看人察色,闻言搭腔,就怕浊风混进刮阴了天气。因此,毋庸讳言,西方人大都开放,东方人较多保守,这可以从西方社会居住极少设栅栏而东方人好高砌围墙窥见一斑。
西方人以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在社交场合大出风头为荣。你想想,哪个国会议员、政党头目乃至总统不是靠两片嘴皮子赢得信任和选票的?他们为了成功,不惜厚着脸皮奔波呼号,求助募款,臭鸡蛋西红柿打在脸上也必须笑容可掬。因此,西方人笑多,表情丰富,手势活泼,无论多么陌生,见面就能达讪,甚至一见如故。西方人随便在一个地方都能轻易找到机遇,这不能说不是得益于他们的热情、主动地交际。
东方人崇尚某种“城府”,好故作深沉、沉着,冷静、稳重,叫做“深藏不露”。“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这几乎是一种护身符。东方人初逢陌生者,先当对方是“敌人”,尔后再挑选做朋友。东方人对见面熟的家伙叫“驴皮胶”,总人为这号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幼稚天真。东方人面皮薄,最忌遭受冷遇。最忌冷遇却最多遭冷遇,因为东方人都以严肃为本,认为嘻嘻哈哈会掉身价。所以,东方人出门独闯天下的少,总怕丢了铁饭碗,看别人的眉高眼低。
西方的开放和东方的保守也不是绝对的。其中,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自古也有崇尚交际与口才的风气。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好不热闹!苏秦、张仪凭满腹经纶,两片铁嘴,说得诸侯各国无不信服,合纵连横,相抗相争。各国贵族、官僚、名士纵横出访,穿棱外交,从而才有了晏婴、管仲这样的内治外交奇才。即使“克己复礼”的孔子,也是不辞辛劳,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求官问事,以期治理天下。
历史已经推动社会走进了现代文明,这是一个思维四通八达交通遍及天涯的时代,我们应该取西人之长,承古人之优,更好地掌握现代交际艺术,不但和天下人为友,还要与外星人对话呢!

崇尚认真

在这个日益浮躁和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年代,我们难道真的就没有什么需要崇尚和敬畏的了吗?不!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有所敬畏,有所崇尚,有所坚守,有所铭记,比如“认真”。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生活一旦正儿八经认起真来,人也就恐怕不容易活着混,混着过了!正因为人生在世不能稀里糊涂地活,浑浑噩噩地混,马马虎虎地过,我们才必须一丝不苟地干事,一丝不苟地处世,一丝不苟地做人。一丝不苟,就是“认真”二字的具体生动体现,也唯有认真的人,才能做到一丝不苟。
多少年前,只要是印成书报的读物,几乎极少看到错别字。而现在阅读报刊,经常正津津有味间就突然遭遇错字、别字、白字,令人像吞了一只苍蝇似的,顿觉索然无味。尤其是某些名声极红的杂志,翻过装祯华丽的封面和引人注目的图片,只要你认真地读起正文来,错字、别字、白字累见不鲜,使整句话变味、整段文歧义的字,也是唾手可得。二三字犹可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报刊乎?五六字也没啥,上帝尚打瞌睡,况编校乎?然而,倘若编校者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呢?
原先,我写稿讨厌查字典,似是而非也就似是而非,能涂抹马虎也就马虎涂抹,有些不会的字宁可空格。心想,反正稿件寄到报刊社,有编辑先生把关。久而久之,有些稿件退回来,看到满篇错漏,想想编辑先生阅稿的心情,连自已都脸热心跳,感觉不好意思。现在我写稿,起码要保证在文字与稿面上,整洁清晰,一丝不苟。说真的,即使性格马虎的编辑,也不会欢迎马虎的稿件,更不愿发表马虎的文章。
作文马虎一点,或许倒也无伤大雅,而生活和工作中马虎,就有可能铸成大错。那年,我读兽医学校实习时,一位老农牵了匹马来诊治,需要注射葡萄糖钠。我自告奋勇去拿药,进了药房见桌上有一瓶500CC的葡萄糖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拿出来,其他人也看都没看就灌进了注射器。谁知才注射了一半,那匹马就摇摇晃晃像喝醉酒似的晃了几晃,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上。登时,我们都傻了眼!一位向来就谨慎细心的老师查问了一下,便拿起药瓶子一闻,立即紧皱眉头,厉声喝问:“谁拿来的药?你们错给马注射了酒精!”那匹马自然是“醉”而后生,然而倘若是人呢?
必须认真的做的事,确应该一丝不苟。一丝不苟,也是一种人性的修炼。百炼成精,自当一丝不苟地处世。而处世的关键,就在于一丝不苟地做人。
世间最难难在做人,尤其是一丝不苟地做人。不过,有些人尚能一丝不苟地作文、干事和处世,就是在做人上马马虎虎,浪荡不羁。有个青年诗人,年少成名,踌躇满志,尤好与漂亮女子调情。他曾公开大言不惭地宣称:“我每写一首诗,没有二三十位少女的爱情提炼,是绝不会成功的!”据说,他玩过的“情妹”不少于一个“加强排”,听了都令人毛骨悚然。这样的人,也许其情诗做得的确一丝不苟,字字珠玑,但其人的荒唐放荡,岂能不遭人唾弃!
总以为,上帝认真地制造了男人和女人,父母又认真地养育了男孩和女孩,老师认真地教育了男生和女生,朋友认真地给我们的友谊培土,爱人认真地为我们的爱心灌溉,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的做人,认真的工作,认真的生活。当然,崇尚认真绝非不分青红皂白地吹毛求疵,更不是让你去苛待别人,而宽纵自已。认真,是人生严谨的某种境界,是原则,是良好德行的点点积累,也是正确对待人生和生活的具体表现。

崇高,我们必须坚守的道德极地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句诗早已深深地铭刻在众多国人的脑海,它道出了一位有良知的诗人的真实心声,也说出了一代人对现实的困惑、无奈,更是千千万万从腥风血雨中走出来的“愤青们”的愤世嫉俗的呐喊。
如果“通行证”令人兴奋,“墓志铭”使人沮丧,那么,我们还要不要高尚?也就是说要不要崇高?我们真的到了只一味地印制钞票享受物质挥洒欲望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