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与月亮
天下万物相生自有夙缘,如李白与月亮,造物用心之苦始略见一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哪一个略通文化的人能不为此自然清新的天生妙语由衷赞叹;哪一个漂泊羁旅的游子能不为这俯仰之
天下万物相生自有夙缘,如李白与月亮,造物用心之苦始略见一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哪一个略通文化的人能不为此自然清新的天生妙语由衷赞叹;哪一个漂泊羁旅的游子能不为这俯仰之间如水流出的万千乡思潸然泪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爱月是与生俱来,他得意写月,失意也写月,送别写月,相约也写月。《全唐诗》所录其诗,其中285首有月。
李白何以如此爱月?清代吴扬辉有联:“胡为邀月问天,想见平生知已少;只管以诗下酒,懒开醉眼看人忙。”的确,李白的一生是漂泊孤零的一生,“想见平生知已少”是他孤寂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现实和“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的险恶世态,他那种难耐的孤寂心中的伤痕便只有月亮可以来慰藉来抚平。所以,在李白的诗中,月亮是人性化了的,是挚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无论高兴还是忧伤,月亮永远是他忠实的倾听心曲的对象。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评价李白有几句诗写得极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看来,只有真正了解李白,才有可能读懂他的诗中明月,也只有读懂了他的诗中明月,才有可能真正了解李白。
写到这里,无法不相信李白是为月亮而生,月亮是为李白而明。“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篇篇人月合一,脍炙人口,光耀千年。
李白本来胸怀理想与抱负,少年读书青城山,青年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然而,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追求已失落,理想已破灭,他的晚年是飘泊和困苦中度过的。在一个十五的夜晚,李白在采石矶江中的小舟上喝得烂醉,误把江中的月影当成了天上的月亮,当他摇晃着去“以手抓月”时,小舟一倾,他失足掉进了水里。当然,这只是传说。
然而,我们更愿相信,一千多年前的那个月夜,真实的故事就是这样……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