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霞

晓霞

肝硬化散文2025-09-28 22:13:54
应晓霞出生的时候,据说漫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灿烂荼靡,一片红艳的花海,象极了天边燃烧的晚霞,所以她的名字里带个霞,父亲说永远忘不了她呱呱坠地时那满山的红,分不清是霞光还是花色。有了这缘由,应晓霞打小就觉着
应晓霞出生的时候,据说漫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灿烂荼靡,一片红艳的花海,象极了天边燃烧的晚霞,所以她的名字里带个霞,父亲说永远忘不了她呱呱坠地时那满山的红,分不清是霞光还是花色。
有了这缘由,应晓霞打小就觉着自己与别家孩子不同,她是这山窝窝里的金凤凰,总有一天要飞出去的。
父亲是村小学校长,虽然没上过大学,却是个正牌高中生,算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所以没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亲自教导女儿学业,期望她以后也能在村小学任教。
应晓霞确实很聪慧,天资不错,学东西一点就透,把父亲乐得常对人说:“我家霞儿读书有天分,说不定能考上个大学!”
黄天不负有心人,在刻苦学习之后应晓霞终于考上外省一所大学,走的时候,家家户户来送行,比往日那些嫁女娶妻的还热闹风光,父亲一脸红光,掩不住的幸福和得意,是啊!多少年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就是自己的女儿,那是祖坟冒青烟了,这可是光耀门楣的大事啊!
应晓霞也很高兴,想着能到外面去见识见识,她忍不住咧开嘴乐。
就像歌里唱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应晓霞第一次知道了女人可以那般精致妖娆的活着,想着家乡那些一脚黄土,衣衫粗糙,身板硬过男人的女子,她头一回觉得可悲,那么鲜活美丽的生命就浪费在那样毫无质量的日子里。她暗下决心,此生绝不走乡下女人的路。
大学里,为了不让同宿舍的同学看不起,她假期都不回家,拼命打工,身兼数职,洗碗、家教、啤酒妹……只要能赚钱她都愿意做,而赚到的钱她一不需要往家寄,二不随便花,只等着开学缴纳学费和打扮使用。自从上大学,她就不再让家里掏腰包读书了,家里就她一个独女,虽不富裕,却也无须她挣钱供养,这点,她比好多农村孩子要轻松得多。
在这个城里,她最早学会的一个道理就是先敬罗衣后敬人,自己不花点本钱包装,纵使才华横溢,相貌出众也难得有人欣赏。
应晓霞知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除了读书要门门优,她买来各种时尚杂志,学习化妆、穿衣搭配,还抽空学习了跳舞和仪态。没过一年,这个乡下来的土妞就成了全校闻名的时尚美女。
还没到毕业,总会有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频频相邀,什么宝马啊奔驰来往不断,不过应小霞还不至于见钱就黏上去,她不笨,她知道“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的道理。
这些年打工磨练出的过人交际手腕派上了用场,她在这些也不傻的男人堆里左右逢源,却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她不觉得可耻,一切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有时候,她也觉得孤独,大学四年她没正经谈过一次恋爱,因为她知道未来都很迷茫的爱情不会有明天,她也没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因为她太理性,交朋友这样普通的事,她也会计算精准,谨而慎之。她苦心经营,绝不会由于小小疏忽就将自己摆在不利的位置。
就这样,大学毕业一切都按照她的预想一步步走下去。先是进了一家比较有实力的杂志社做普通编辑,不想让人觉着没本事靠关系进的杂志社,她学着夹起尾巴做人,每天上班最早,下班最晚,跟着那些资深编辑后边小心翼翼的做事,不到三个月,成为杂志社人缘最好的一位,不过工作上她却不是溜须拍马的人,她知道谦虚谨慎是品德,真才实料才是实力。独立做好上面安排的两个副刊,引起社会好评如潮,她知道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这年冬天,她毕业后第一次想要回家过年,顺便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虽然是贷款买的房,但依照现在的工作能力,她很自信,总编的位置离她不远,还贷款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没给家里打电话,她买好了火车票,兴致高昂的踏入返乡途中。
腊月三十晌午,终于回到了离开多年的家乡,踏上这块土地,应晓霞第一次觉得故乡白墙黑瓦的平房是那么宁静古朴,相对于城市的高楼大厦,这里让她倍感亲切。“霞儿,你怎么才回来呀!?”村口李婶突兀的问话,后来晓霞才明白过来。原来父亲一年前便身染重病,母亲陪着四处求医却总不见好,固执的老父担心影响女儿的工作,坚决不许打电话告诉她。只是邻里都说,父亲过世头两天还在念叨:“我那霞儿只身在城里,还不晓得吃了多少苦,你们谁都不许告诉她我的身体,让她安心工作。她忙完了自会回来,我还盼着跟她说说话,看她进城长了什么见识呐!”说话时,父亲两眼一直望着门外,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可惜,父亲终是受不住病痛折磨,带着没有见着女儿一面的遗憾这么走了。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应晓霞一瞬间崩溃了,一路上她本是满心欢喜,甚至有点衣锦还乡的自得,父亲的离开让她突然不明白,这些年拼命打拼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可怜的自尊还是虚荣?本来,她只是想能够过上城里女人的生活,只是想让父母也过上城里那些退休老人的生活,种种花草下下棋,不再过以前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所以她为自己的未来谋划了一切,算计来算计去,却算漏了时间,当她每日为了争取工作中最大利益时候,父母却在一天天老去,等到她想见之时却永远无法再见……
那日,母亲见到应晓霞时,只叹了口气淡淡说了句:“你要早两天回来就好了,还能见你爸一面!”言语间没有一丝责怪,只有深深的遗憾,应晓霞知道,她失去的不仅仅是父亲,而是一段不能弥补的岁月,大学四年到工作三年,一共七年的时间,她与家人相处几乎是空白片段,这种失去,尽然成了永远。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