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

梦江南

朝不虑夕散文2025-12-23 04:08:55
月华如水,无息地泻在我的舟头,满目的清辉荡漾。江南,我来了,带着我们相约千年的承诺。江南,你不是婉踞在江左的山明水秀的那半壁江山,不是吴侬软语,不是雁荡雄风,不是西湖传说,你是一幅丹青水墨,一场杏花春
月华如水,无息地泻在我的舟头,满目的清辉荡漾。江南,我来了,带着我们相约千年的承诺。
江南,你不是婉踞在江左的山明水秀的那半壁江山,不是吴侬软语,不是雁荡雄风,不是西湖传说,你是一幅丹青水墨,一场杏花春雨,一支梦里的歌谣。
江南,天生丽质的江南,在千年的潮涨潮落间,以一身绰约的风骨写就了一部字字珠玑的传奇。在你身后,一个个风雨如晦的王朝次第黯然而去,如天际归舟,隐隐青山外。
江南,我来了,带着北方游子的一腔思念。
你素妆一袭,在迷离的烟雨中款款依旧,还是那幅温润古典的模样。青鸟在风中飞过了一个又一个季节,你从遥远的《诗经》里走下来已是一路遥迢。
江南,还记得你第一次淡妆出镜,纤纤素手轻采莲蓬的画面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曲里,江南女子独坐兰舟,皓腕轻扬,把一朵朵湿漉漉的爱情故事采进了古老的乐府诗篇里,千百年来,你的皓腕牵动了多少痴情男子的目光,只为了做你腕下没有被错过的那一朵。
江南,诗意的江南,楚辞声声的江南。潇湘大地,河流如织,就让我从一条流淌着诗意的河流开始吧。汨罗在哪里?那里是否还会有铮铮的吟哦在风中飘荡?悲莫悲兮的诗人战士,请接受后来人远道而来的深深一拜。汨罗,一条不以形胜的河流,你怀抱着一个伟大的灵魂源远流长,千年的风掠过,你的楚声风韵依然滋润着南国的山水,滋润着中国诗歌的春天。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一水长弦楚地,万古离骚江南。江南,烟波浩荡的江南。
那白茫茫的一片可是八百里洞庭?洞庭湖,神仙洞府的所在,浩浩荡荡的湖水吸引了历朝文人的目光,在流光溢彩的赞叹声中,隐约夹杂着厮杀的声响,那是钟相、杨幺的义军在同朝廷的抗争,渔舟唱晚的夕照里,又有多少残红属于那些死去的亡灵。“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夜晚的洞庭试着把那些沉重的往事暂时遗忘,却又被一个讨酒喝的诗人吵得不得安宁。太白总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这么美的月色不裁几片下酒怎肯罢休,“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此刻,无边的月色依旧,八百里洞庭也还在,惟独不见了太白和他当年赊酒的船只。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提到洞庭,就不得不提岳阳,这个和岳阳楼紧紧连在一起的湖边古城。岳阳楼,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这个屹立在湖边的楼阁名扬天下。落日楼头,远望洞庭,波涛浩淼,白帆点点,胸襟为之一振,抚今怀古之意顿起。站在范仲淹旧日登临的足迹所在,聆听遥远的岁月里过耳的风的声响,遥望着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涌动的湖水,感受一下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那些沉浮的命运,是什么赋予了这个士大夫如此民胞物与的情怀,是什么让这个迁谪文人发出了如此横震千古的声响?夕阳无语,湖中央的君山七十二峰更象一位沉默的长者,和岳阳楼一起遥遥对视。
君山,就是君山岛了,刘禹锡曾把洞庭湖比做银盘,把君山岛比作盘中的一只青螺。君山盛名,不在洞庭之下,就连推崇“瘦硬奇拗”诗风的江西派宗师黄庭坚,在提到君山的时候文笔也变得活泼流畅起来,有诗为证:“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搂上对君山”,豁达中透露出洒脱。君山,单一个“君”字,就满含了欲说还休的情感意味。舜帝与娥皇、女英的爱情传说,已真实地飘落在小岛的怀抱里,衍化为遍野的湘妃竹,年年春来萌发新绿。湘妃竹堪称是岛上独有的特产,斑斑泪痕,是对舜帝厚德的景仰,更是对湘妃忠贞爱情的缅怀与赞叹。君山岛,圣驾君临的仙境,爱情神话的摇篮!
八百里洞庭,你是散落在江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你粼粼的波光间无不闪耀着江南的骨气风华。洞庭湖,你是江南众多娇媚的女儿中最少粉脂气的一个,你的洗却铅华的俊美,永远骄傲地挺立在岁月的潮头。再见了!洞庭湖,搭乘你北上的流水,送我去长江吧。那里有黄鹤楼,可以骑鹤下扬州,转苏杭,访雨巷,看吴宫花草,梦里水乡。
一条江,就这么不知疲倦地日夜歌唱着,唱出了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唱出了一个山清水秀的江南。历史的风云合了又散,你象一道屏风守护着江南的锦绣山河,让胡虏贼寇觊觎江南的梦想化为泡影,虽然历史的车轮终究不是一条大河所能阻挡,但滔滔江水一次次浇灭了南伸的战火却是不争的事实。长江,你从高原逶迤而来,莫非也是为了成就与这片明山秀水的奇遇佳缘?一入荆楚,就一改往昔的奔腾咆哮,温顺地流淌在这片土地上,与众多的支流一起,哺育着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春秋自兹去,汤汤一江鸣,有秀美的江南作伴,不舍昼夜的长江总该也不会太寂寞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从洞庭沿江东下,浊浪淘沙未几,便到了赤壁。相对于人文古迹而言,战争的硝烟总是散得更快一些,而且散得还那么彻底。那场鼎立三国的奠基之战只是把更多的精彩留在了史料的字里行间,而身临赤壁,心中却少有对火烧战船那宏伟场景的再现,更多的是对《赤壁赋》中夜游赤壁的那种旷达情怀的揣摩,和大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后的怆然。那场战争,渐成了后来文人行文里面的一个普通的注脚,“一页风云散,变换了时空”,赤壁,也从遥远的古战场走下来,还原为一江明月,几杯奠酒,一声叹息。
告别赤壁,舟如弦发而下。不久,有仙乐随江风徐徐而来,一只黄鹤在苍茫的江面上振翅欲飞。到了,武昌重镇,蛇山之巅,这便是享有“天下绝景”美誉的黄鹤楼了。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楼不在高,一文成名,而且名贯古今,这是当初的创建者始料未及的,而让这三大名楼走红的,恰恰是三篇诗文,《黄鹤楼》、《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这三座名楼,当初创建的本意或出于军事、或出于歌功颂德,这些价值现在看来已不重要,吸引更多游客纷至沓来的是这里留存千年的诗情画意。崔灏是个很有意思的诗人,在唐朝诗人中,他并不是很引人注目的一个,留存下来的作品也不多,可正是这首《黄鹤楼》,被后人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
“仙人已去,黄鹤不复,楼空独立,白云千载。晴川历历,芳草萋萋,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江天辽阔,何处是乡关?《岳阳楼》抒发了士大夫忧君忧民的爱国思想,《黄鹤楼》表达的则是一种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