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佛国行

莲花佛国行

白道散文2025-10-27 03:51:45
在初冬清晨淡淡的雾蔼中,我乘坐着九华景区的交通车盘山而上,技艺高超的景区司机,服帖的把玩着方向盘,娴熟的转过每一个弯道,同行的人们欣赏着窗外的风景,我则在思考着我此行莲花佛国所要寻找的人,当甘露寺的黄
在初冬清晨淡淡的雾蔼中,我乘坐着九华景区的交通车盘山而上,技艺高超的景区司机,服帖的把玩着方向盘,娴熟的转过每一个弯道,同行的人们欣赏着窗外的风景,我则在思考着我此行莲花佛国所要寻找的人,当甘露寺的黄墙映入我眼帘时,我的思绪定格在了七年前那个最炎热的夏季……
2001年8月年我肩负着大和尚特护的使命,随他来到九华山,车进山后,大和尚的精神明显振奋了许多。崭新的商务车内温度适宜,上山行进中,只见温度计显示的车外温度从摄氏36在一度一度的下降。
九华山是佛教圣地,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全山共九十九座庙宇,只有一个大和尚,大和尚是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副省级待遇,一路之上,挂着通行证的商务车在高速公路上都是免费放行的,但因为车是大和尚住院时南方的一个居士(居家修行的佛教徒),某大公司的老总新赠送的,以至于景区门卫没有识别,还差点被拦截,傍晚我们住进了比邻祗园寺的佛教宾馆上客堂。
大和尚的僧寮正在装修,在宾馆的套间内临时设立了特护病房,一个标间是我和地区医院的青护士长的卧室和工作间,颉医生住在斜对门,转过弯住着的是负责大和尚饮食的老居士,老居士听说我首次上山既为大和尚做特护而来,称道皆因佛缘使然。当晚8点大和尚就闭门休息了,在清凉如水的山中,我和青护士长听着祗园寺的梆子声卧谈到半夜,临晨被寺里的钟声敲醒,我们沿着上客堂的廊檐,从边门进入寺内。
上早课的僧人已开始念佛了,陆续来了些上早香的香客,把携带的诸多物品和当地商贩扛来的西瓜摆上香案,换上袈裟便虔诚的拜起佛来。青护士长拉过一条大板凳和我并排坐观,旁边有僧人问及我们的来历,青答曰:大和尚的医生,僧人便不再追问。
早餐在上客堂的餐厅喝豆浆吃素包,遇到老居士,她得知我们早起去了祗园寺,便问及我的映象,我觉得上早课的情景有些象医院的早交班,有迟到者边走还便在穿袈裟,老居士听了很在意说:“看给护士长留下的映象多不好。”看到我手机上贴着莲花,书中夹着九华山的书签,她便问我书签上写的内容,“南无阿弥陀佛”我念到,“再念一遍,再念一遍,”我应老居士要求共念了三遍,老居士的举动旨在劝人向佛。
老居士是一个出身在中医世家的老药工,虔诚的佛教徒,九华山要造99米的大佛,她头戴斗笠在所居住的南方小镇募集了3万元资金带上山来。退休后老居士每年都要来山上住些日子,大和尚很信任她,后来南方某公司的老总从香港重金聘请来了陈太,一位曾在香港的著名寺庙内照顾过重病的高僧大德的居士,由陈太照顾大和尚的饮食,有人开玩笑的说老居士要下岗了,结果她抹泪离山才一日,就被山上派车到家中把她接回,同时陈太也回了香港。曾在深圳某公司就职后来出家的慈光懂粤语,唯他可以和陈太交流,陈太给大和尚做的饭菜先乘少许请慈光尝:“师傅你食。”慈光认为非常好,大和尚吃不惯除了生病食欲不佳外,还有地域造成的饮食习惯差异,陈太的厨艺还是上乘的,但老居士做的饭菜更对病中大和尚的胃口,
过去庙中人们还愿的物品最多的就是香油,来九华山还愿的老太太,手提油壶逢寺庙便进,为每个佛前的长明灯添上香油。如今寺庙都有了电灯,油只用来做素斋是吃不完的,有些寺庙成桶的色拉油、调和油从地上码起,象一堵墙一直堆到屋顶,但是浪费是一种罪孽,老居士看到有人浪费粮食就要指责。她告诉我吃斋有许多种,平常人即使不信佛,也可以吃涮碗斋,既饭后用开水蒗碗喝下去,不浪费一粒米,一滴油。
老居士还告诉我,见到行乞者要行善帮助,当我问及行乞者如系行骗怎么办,老居士说你付出多少表示的是你的心意,他若行骗那是要遭因果报应的。
上客堂天井假山上有雕塑,两只仙鹤衔着一根竹枝的两端,一只青蛙口含竹枝中央,和仙鹤一起遨游天空,记得在小学课本中曾经读到,难道也来自佛教故事吗?老居士也不清楚,却向我讲述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一个年仅八岁的小沙弥,无意中踩死一只青蛙,他向师傅讨教时,得到的是应为青蛙抵命的答复,小沙弥因年幼惧怕死亡,便在悬崖边哭泣,路过的屠夫动了恻隐之心,决定为小沙弥赴死,原因是屠夫杀牲无数自然比小沙弥罪孽深重,屠夫纵身跳下悬崖却被一朵祥云接住,本应是小沙弥的造化,结果却让觉悟了的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那次上山十天后,因大和尚的病情需要,我送他去了上海东方肝胆医院,赵居士带着她的锅碗瓢勺也一同前往。直到大和尚圆寂我随省宗教局的车二上九华,和青护士长住在芙蓉宾馆,离开时我去上客堂看赵居士,她正在收拾行李准备打道回府。三上九华是为韩国前总统出保健,没有自由活动时间,也无法打听老居士的情况。
这次借会议之便,我又选择了四踏佛国之旅,曾三上九华都没有烧过香的我,此行却来到祗园寺烧了全家平安香,在小敏(一个带发修行的姑娘)那里没打听到老居士的下落,最终还是听古拜经台主持圣明师说的,老居士现在每年还上山,有时还带着儿孙,不同的是每次都是落脚古拜经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