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百官:“镇安桥”的由来
从前的百官人逛完三里长街,走过槐花桥已接近了下市头,在四角凉亭的出口处有一座东西朝向又高又大的石拱桥,名字叫作“镇安桥”横跨在百官街河上,这座“镇安桥”有个老辈手里传下来的故事。其实,早先的镇安桥是没
从前的百官人逛完三里长街,走过槐花桥已接近了下市头,在四角凉亭的出口处有一座东西朝向又高又大的石拱桥,名字叫作“镇安桥”横跨在百官街河上,这座“镇安桥”有个老辈手里传下来的故事。其实,早先的镇安桥是没有桥名的,也不是一座石拱桥,而只是一座无名木桥。
那个时候,这座桥的附近黄衙弄,有一个开米店的老店王,生了一个独养儿子,名叫俞振安。
他人倒长得很是清秀,可惜的是空有一副****倜傥的外表,平日里养尊处优,不爱读书,不思进取。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只晓得日跑赌场,夜跑堂子,与一伙纨绔子弟吃喝玩乐胡混,尽干些偷鸡摸狗、拈花惹草的勾当。
老店王见儿子不争气,是个败家子,心里非常难过,但也无可奈何没有办法。老店王身体不太好一直病魔缠身,自知在这个世上来日无多临死前,他偷偷地叫人用金子去打了一只吃饭碗,然后在饭碗的里里外外涂上一层厚厚的白漆。表面看上去,这是一只普普通通的饭碗,平时就把这只碗放在篮子里,挂在栋梁上。
老店王死后,俞振安仗着家里有财产,每天花天酒地,挥金如土。不到几年功夫,就倾家荡产,把米店输给了别人,把宅屋也抵押给了债主,自己也流落街头。最后,俞振安只好提着父亲为他留下的这只篮和饭碗去沿街乞讨。
这个时候,俞振安才懊悔莫及!有一天他决心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当俞振安狠下心来拿起这只讨饭碗猛地扔在石板地上,只听“砰”的一声,这只饭碗落地,不但没有破碎,只是脱落了一点点白漆,而漆脱之处竞露出了金黄的颜色。
俞振安捡起饭碗,仔细地一看,原来是只金碗。这时候的俞振安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他拿着这只金碗走到百官上街的当铺,当了200两银子,再用这笔父亲留下的钱做本钱,在百官中街开了一爿百货店。
从此以后,俞振安他改掉恶习,省吃俭用,专心经商,经过几年努力,家境又渐渐地好转了起来,后来又娶妻生子,重新成家立业。
每每想到自己讨饭时所受的苦,想到自己是浪子回头重新做人,俞振安心里总觉得很内疚,对不起死去的父母,对不起列祖列宗。俞振安决定做一件大善事,他捐出了一大笔铜钿银子,把原先家旁边的这座木桥拆了,改建成了一座又高又大的石拱桥。
桥造好那天,人山人海,附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要知道造桥修路在古代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俞振安的义举受到了百官街众位乡亲的赞誉。
俞振安死后,百官的俞氏宗族为了让后代子孙记住振安的教训,就把这座桥取名叫作“振安桥”,一直流传了下来。
清代宣统年间,百官设镇,镇上乡绅有通文墨者提议将“振”改成“镇”字,写作“镇安桥”。于是俞家祠堂的族长太公召集俞族里人开会讨论,这年的俞字辈份正逢“镇”字辈,大家觉得非常适宜,一致同意将“振”改成“镇”。从此百官下街的“镇安桥”一直沿用到这桥拆除为止,这就是这座“镇安桥”的来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梦的断章
下一篇:一个笑窝,能传递多远?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