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话荠菜
仙桃城乡的居民,都在三月三日这天到野外挖荠菜。荠菜又称地米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是仙桃乃至荆楚大地的时令菜肴。仙桃人用它炒、蒸、煮等烹饪方法食用。
仙桃城乡的居民,都在三月三日这天到野外挖荠菜。荠菜又称地米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是仙桃乃至荆楚大地的时令菜肴。仙桃人用它炒、蒸、煮等烹饪方法食用。“沔阳三蒸”里的“蒸菜”,地米莱就名列其中,这道菜应感激大汉皇帝陈友谅的爱妃罗娘娘。起义军在缺粮少菜的日子里,是她发明了用野莱拌大米粉煮了吃,解决了义军的吃饭吃菜问题。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里写道:“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
仙桃有句民谣:“三月三,荠菜赛仙丹。”民谣道出了地米菜的药用价质。在中药里,地米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其根、花、籽均能入药。地米菜味甘、性凉,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醒脑等功效,是平民百姓伸手可得“药材”,民间称它是治头晕头痛的灵丹妙药。欲知地米菜煮鸡蛋,可治头晕头痛神奇功效的来历,话还得从一则民间故事说起。
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在荆州给关羽刮骨疗毒后,一天来到复州,在城外官路上,偶遇大雨,一老者热情地请他到家中避雨,华佗见老者一副病态,忙问:“老人家,您病了?”老人说:“患头痛头晕症多日,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菜园内采来一把地米菜,嘱老者用地米菜煮鸡蛋吃,病立可愈。老者照办,服蛋三枚,并喝了剩汤,顿时头不晕不痛了,病即痊愈。老者将神医华佗的这个妙方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大家纷纷仿效,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在复州渐渐传开了。此风日盛,江汉平原,乃至荆楚大地也盛行走来。
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三月三,荠菜赛仙丹”就成了老沔阳的习俗和谚语。此外,每逢三月三,人们还采了地米菜,放在灶台上驱虫赶蚁;放在油灯旁防蚊子、捕飞蛾;女人们采了荠菜花,戴在头上可明目、清心。可见荠菜全身是宝,不仅能防病治病,而且可驱蚊杀虫,是上天赐给人间的仙品。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夜雨迷秋月,不意狂风折好花
下一篇:石头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