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玩企业”?

怎样“玩企业”?

臧命杂文2025-05-20 15:56:04
前不久听到一个词叫“玩企业”,感到很有意思。以前听说过玩游戏、玩电脑,甚至玩命的,没听说过“玩企业”的。但琢磨一下,这样说也有道理,搞电影搞到一定程度叫“玩电影”,搞音乐搞到一定程度叫“玩音乐”,做企
前不久听到一个词叫“玩企业”,感到很有意思。以前听说过玩游戏、玩电脑,甚至玩命的,没听说过“玩企业”的。但琢磨一下,这样说也有道理,搞电影搞到一定程度叫“玩电影”,搞音乐搞到一定程度叫“玩音乐”,做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也就该叫“玩企业”了。
企业怎么玩?玩什么?个中名堂,倒让“玩企业”的人们伤透了脑筋。据说,有人总结出一些方法,不知是否恰切。
据说玩虚的比玩实的厉害。比如目前市场实业状况普遍供大于求,供应者激烈竞争导致这一领域微利甚至亏损;而市场上的虚业却供不应求,需求者激烈竞争导致这一领域高利甚至暴利。企业内部的研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也在加速上升,这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秘密所在。过去,企业追求技术进步往往是从更新机器设备入手;现在,企业追求技术进步则更多地转向提升人的素质。因此,从实业领域转向虚业领域,这是领航企业必须要控制的第一个制高点。
据说玩快的比玩慢的厉害。比如从产业来看,农业经济以年为一周期,效益最低;工业经济以月为周期,效益较高;服务经济以天为一周期,效益很高;体验经济以小时为周期,效益最高。从企业自身来看,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向速度的竞争。仅仅提出“做强做大”企业还不够,必须加上“做快”。高速发展出现的问题与带来的好处相比,前者是次要的。快发展,小问题;慢发展,大问题;不发展,成问题。因为第一名获得的好处是第二名的十倍、百倍、千倍乃至万倍。
据说玩软的比玩硬的厉害。企业竞争的优势在于资源,其中包括厂房、设备等硬资源,也包括区位优势、品牌信誉等软资源。过去,企业获取效益几乎全部依赖硬资源,而硬资源是有限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一定时期就会受到约束。如果能用同一计量单位计算软、硬资源价值,那么,软价值大大高于硬资源价值。现在,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因素已经由硬资源转向软资源,玩软的比玩硬的更厉害。
据说玩无形的比玩有形的厉害。经济过剩时代,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无形因素,比如思想、创意等。企业的核心理念、核心文化、核心价值观,是无形资产中的核心成分。战争时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建设时期,笔杆子里面出效益。过去,思想追逐资本、围绕资本;现在,资本追逐思想、围绕思想转。玩思想的比玩资本的厉害。为什么现在有的企业家喊赚不到钱了?问题就在于思想旧了或没了。因此,“洗脑子”、“换脑子”已成时下风气。
据说玩隐性的比玩显性的厉害。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是以文字记录下来的,而后者是隐藏在人们的脑子里或组织关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同样的,人力资本也就了拥有显性知识的人和拥有隐性知识的人,前者称为同质性人力资本,后者称为异质性人力资本。目前显性知识领域新知识层出不穷,旧知识加速折旧,而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沉湎于旧知识中,新旧知识无法转换。从旧知识“切换”到新知识,这是现代企业必须完成的第一要务。
据说玩脑袋的比玩躯体的厉害。一般地说来,企业成长要经过四个阶段:一是以生产为中心,生产决定流通。这个时代,往往是搞技术的容易成为企业的厂长、经理,做“躯体”是最“牛”的。二是以营销为中心,流通决定生产,价值实现比价值创造更重要。这个时代往往是搞营销的容易成为企业的厂长、经理,玩流通比玩生产的厉害。三是以研发为中心,创造需求就是创造市场。这个时代,往往是玩创意的容易成为企业的厂长经理,玩创意比玩营销厉害。四是以营运为中心。现代企业不是制造产品而是制造网络,不是新建企业而是整合企业。这个时代,往往是做网络的容易成为企业的厂长、经理,玩“虚拟企业”比玩“实体企业”厉害,玩“大脑袋”比玩“小脑袋”厉害。
据说玩外部的比玩内部的厉害。企业资源有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过去的企业是有边界的,不仅企业之间需要“修墙”;而且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也要“修墙”;现在的企业既有边际又无边界,企业需要“拆墙”。不仅要拆除内部的墙,更要拆除外部的墙,使得企业之间、企业与外部社会能够有机整合。因此,现代企业急需适应由整合内部资源到整合外部资源的转变。一个企业,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利用了多少资源。过去,企业围绕内部资源打转,而外部资源则是无限的。善于整合外部资源,这是企业核心能力之根本。
据说玩合作的比玩竞争的厉害。过去,企业之间是同质化竞争,其竞争对手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现在,企业之间是异质化竞争,其竞争对手是生产替代产品的企业。这样,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则由过去竞争关系转向合作关系。过去,竞争才是竞争力,其结果是你死我活;现在,合作才是竞争力,其结果是双赢发展。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言,自己单干是作加法,与人合作是作乘法。基于这种认识,合资经营,连锁经营,业务外包,战略联盟,国际市场上大企业并购愈演愈列就反映了这一趋势。当然,企业之间合作是有条件的,就是“优势互补、资源互换”。就中国企业而言,必须进行业务流程重构,专注于价值链上的某一区段,做专做精做强,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纳入其全球产业网络,以此融入经济全球化。
据说玩规则的比玩实力的厉害。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技术,一流企业做创意,而超一流企业做标准。制定标准,这是做企业的最高境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垄断了市场,谁就掌握了“产业标准”;反之,谁掌握了“产业标准”,谁就垄断了市场。掌握“游戏规则”的制订权,打“标准战”,垄断“产业标准”的制订权,实际上就是垄断市场,标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新的标准出来,其他所有企业一次性地毁灭,即一个标准毁灭一批企业。“用标准来洗牌”这是当今国际企业之间竞争的最新“秘密武器”。
据说玩人的比玩物的厉害。工业经济时期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知识经济时期主要依靠人力资源。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则在于人,物质资本也需要通过人力资本来激活。就人力资源而言,一是成本,即老板给予他的报酬高于他创造的收入;二是资产,既不赚钱也不亏钱;三是资本,即他创造的收入高于老板给予他的报酬。只有以资本方式存在的人力资源才能够成其为人力资本,而且只有异质型人力资本才是稀缺资源。现在,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