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国民素质

也谈国民素质

佣直杂文2025-04-28 14:32:39
妻子做个小生意,经常往返于县城与省城之间,早出晚归是常事。俗话说,出门在外多有不便。没办法,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远非俺们一家,倒是不值一提,只不过辛苦了妻子。可是她,常常遇到一些愤愤不平而自己又无可奈何
妻子做个小生意,经常往返于县城与省城之间,早出晚归是常事。俗话说,出门在外多有不便。没办法,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远非俺们一家,倒是不值一提,只不过辛苦了妻子。
可是她,常常遇到一些愤愤不平而自己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比如今天,她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两个男子为了挤着先下车,竟然大打出手,从而导致一个夹杂在他们中间的姑娘,被重重地摔下了车去,半天没有出声,爬起来后,呆呆地坐在地上。南来北往的车上行客,本来就很挤,徒有气愤,却无可奈何。
无独有偶,1987年的一天,我在合肥办事,也曾亲眼看到过类似的一幕:一位年轻农村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在下公共汽车的时候,被人从背后挤下车,一脚踏入没有井盖的窨井里,没能站稳的她,将手中的婴儿摔下地,那孩子后脑壳着地,我断想,孩子生存的希望几乎为零。诸如此类,只要稍有羞愧感和良知的人都会觉得汗颜!
网络上,曾出现过我们国人自己讽刺自己的文章,说在欧洲旅游的人群中,凡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人,一定是中国人。此话虽有点过,但是无风不起浪,况且网文并非无中生有。
我曾听去过西欧以及我们的近邻日本的朋友说,人家国民文明程度如何之高:讲卫生,懂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未看到有人大声喧哗等等,让人心存敬意。
北京奥运会前,一些“有识之士”为避少数国人“丢脸”,几乎连篇累牍地播放公益广告,“恶补”观众怎样看奥运比赛方面的知识。可是奥运会过后呢?你看到过几则这样的公益广告?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真的不会礼貌谦让?我们真的没有“教化”?非也!想我泱泱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历来让世界各国羡慕不已。我们的老祖先孔老夫子提倡的“礼、义、仁、智、信”,不是备受世界各国的尊崇吗?尽管“礼、义、仁、智、信”带有封建传统道德色彩,但是,其精髓在于提倡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这些原则于今天仍然很适用,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所提倡的。
既然我们不缺理论,不缺“教化”,可是为什么现在的国民素质却不敢让人恭维?我想,客观上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包括道德教育在内的教育水平、内容和方式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甚至很落后。主观上,贫富差距愈加扩大,也造成了我们的少数国民确实有点心浮气躁,心理失衡。
在“低素质”的人群中,不乏一些被称为“精英”的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呢?窃以为,一是抓好基础建设。首先,要注重教育引导,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事抓起,从自我做起,比如:以讲故事、现身说法的方式,开设道德教育课程,让礼貌谦恭深入人心,形成社会风气、风尚,其次,基础公益设施建设必须引起各级政府以及民间机构的高度重视,必须加大这方面的财力投入,比如:合理配置、增加公共交通资源和设施等。二是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法规制度,学习他国成功经验,比如:可以以省、市为单位学习新加坡、香港治理经验等,在全社会大力鼓励和提倡见义勇为行为,比如:为见义勇为行为给予立法保护,设立见义勇为基金,以解决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等等。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一蹴而就的心态揠苗助长。在注意以上两点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缩小平富差距,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公益慈善基金捐赠等等。
我想,这样就可以达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目标,也使我们可以生活得更加和谐轻松一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