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与熊掌不能得兼
经济学的鼻祖、英国的亚当?斯密,说到“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曾举出这样一个饶有趣味的事例: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你有了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国王的权威
经济学的鼻祖、英国的亚当?斯密,说到“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曾举出这样一个饶有趣味的事例: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你有了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国王的权威。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表述:一种资源更多地用于这一目的,便不能更多地用于另一目的。亚圣孟子,不是经济学家,早在两千多年前,也说过与此相类似的话:鱼与熊掌不能得兼。其实,这“机会成本”,说得更浅白一点,就是咱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话:“有一得,就有一失”。这“机会成本”,也可用到咱们的老年生活上,甚至关系到老年生活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老了,虽说“夕阳无限好”,但也确实“只是近黄昏”,所剩余的人生资源,也真的是很有限的了,用于这一目的,就难以再用于另一目的。举个例子,有位老友,年过古稀,正是品享含饴弄孙的幸福年纪。然而,他的小孙孙来,在他的书房里,还没玩上几分钟,还没跟他亲热够,他就说:“到那屋子跟奶奶玩去吧,爷爷这会还有事。”老了,他喜欢清静,又把画国画作为自己获得快乐的日常功课。只好将哄孙孙玩推给奶奶去做。儿子儿媳对他很有意见,老伴也因这常常责怪他。但他却十分坦然,说,有一得,就有一失,鱼与熊掌不能得兼。
老了,老了,鱼与熊掌真是不能得兼。一位老友,退休前享受当地政府的科技津贴,退休后又被返聘,自然和没退休一样,还常常有出国的机会,很是荣光,赚钱也多,也令别人羡慕不已。但是,他多了一些名利,也就少了一些悠闲。他的同学大多退休之后,都在家里赋闲,画画的,练字的,养花的,溜鸟的,玩得不亦乐乎,他们自然多了一些悠闲,但也不可避免地少了一些名利。悠闲,不也同样让人羡慕不已吗?
我们常说,遇事要想得开,所谓想得开,大概就是应想到什么事都有它的机会成本,有一得,就有一失。这也像苏轼在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里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想得开:有鱼,就得付出不能得兼熊掌的“成本”,因而也就不去羡慕人家的熊掌;有熊掌,就得付出不能得兼鱼的“成本”,因而也就不眼馋人家的鱼,世上十全十美的事是没有的。过自己的日子,守住自己的风景,老年的生活,岂不也心平、气和,滋润、甜美?
老了,老了,最怕的就是心理不平衡,最怕就是想“得”,不想“失”,总想有了鱼不如有熊掌,甚至想鱼与熊掌最好得兼。其实,国王有国王的快乐,农夫有农夫的快乐,为了获得这快乐,都付出了相应的“成本”。了解这机会成本,珍惜自己所有的,紧握自家的快乐,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