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练内功,增强素质
当前,很多基层执法人员感慨:工作越来越难干了!一不小心,就“出事”。从去年的黑酱油事件,到今年初的上班吃汤圆事件,再到农批市场假羊肉事情,都给我们基层执法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了部分基层执
当前,很多基层执法人员感慨:工作越来越难干了!一不小心,就“出事”。从去年的黑酱油事件,到今年初的上班吃汤圆事件,再到农批市场假羊肉事情,都给我们基层执法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了部分基层执法人员心理紧张、恐慌。这几件事情都是先被媒体曝光进而引发我局基层执法人员被追责的。特别是现在部分媒体喜欢“断章取义”、“设套布陷阱”、“穷追不舍”,它们这些处事手法、这些“喜好”弄得我们部分基层执法人员望“媒”生畏,一时难以适应。
现在基层还有一件“烦心事”,就是难与热点投诉人打交道。这些人以“打假”、发现商品某些缺陷为手段,要求商家赔偿并要求政府对其进行奖励。这帮人有些特殊性:一是他们以此为职业,并通过“传、帮、带”,形成一定规模(具不完统计,活动在南山区的热点投诉人有400人之多),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二是他们也研究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三是发现商品存在问题以后,他们会先要求商家私下给予赔偿,商家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会到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并要求政府给予奖励,具有一定的“唯利性”。四是如果我们执法人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或稍有失误,他们就会到纪检监管部门投诉或到法院起诉我们执法人员行政不作为,具有一定的“报复性”。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现在造成基层执法人员心理过大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媒体舆论难应对;二是热点投诉人难纠缠。
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们必须了解出现这些新问题、新现象的原因,才能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现在,出现媒体监督增强、热点投诉人增多、普通消费者违权意识觉醒这些新的现象,是我国社会经济、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解决温饱以后,百姓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必然的,百姓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很正常。但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先是三鹿毒奶粉、地沟油,然后是毒生姜、沥青鸭,再是假羊肉、镉大米。现在,大家都不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了。一方面是百姓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我们食品的质量越来越让人担心、反映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这必然会把我们这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推到风口浪尖,成了媒体、百姓关注的焦点。
从另一个角度看,普通消费者违权意识觉醒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一种表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文化素质的提高,守法用法的意识必然增强,用法律武器围护来自身利益的投诉一定会与日俱增。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基层执法队伍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苗头:一是心理压力过大,怕工作出错。二是工作上互相推诿,怕“多干活多出错”。总的说,都是怕出错、怕担责。
基层很多同志都不怕辛苦,要他们多干点活、吃点苦,没问题;要担责任,大家有顾虑,也是常人之心,无可厚非。那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人常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要做到在热点投诉人面前理直气壮、不亢不卑;在媒体面前挺起腰杆、有理有节,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要“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自己要懂,而且要懂得比他们多得多。
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学习新知识。作为执法人员就必须善于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自己要做一个知法、懂法的明白人。如果执法人员不知法、不懂法,或对相关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就去工作,那是蛮干。这样的人心理肯定发慌。再者作为执法人员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要精通,做到“术业有专功”。
新形势要求我们不但要肯干、而且要会干,不能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作为执法人员只有加强学习,苦练内功,不断充实正能量、增强自身素质,才能更好适应当前的工作。
(2013年7月12日修改于深圳)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如此判决,“如风拂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