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老男孩现形记

80后老男孩现形记

体干散文2025-07-07 03:30:01
再以男孩自居,很多的90后、00后肯定要破口大骂,对我们嗤之以鼻了,可是我们还是会自我感觉良好地以为,我们还是老男孩。80后,这个名词现在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媒介甚至是大街小巷的闲言碎语之中,最大的已经3
再以男孩自居,很多的90后、00后肯定要破口大骂,对我们嗤之以鼻了,可是我们还是会自我感觉良好地以为,我们还是老男孩。80后,这个名词现在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媒介甚至是大街小巷的闲言碎语之中,最大的已经32周岁,最小的也23周岁,大的很多可能已经是几个孩子的老爸,小的也是大学毕业初入社会大染缸了,而像我这样的83生人,按照南方的算法,正好碰上而立之年。然而,在我的意识里,我还是十年前刚入大学校门的那种父母的孩子的那种身份的心态,还没有足够的独立撑起一片天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尽管我已经举步维艰地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好几个年头了。只是年龄不断的增加,从奔三到奔四了,我只能自嘲式的自我安慰:老男孩一个了。
而立之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那是成家立业、自立门户的意识范畴了,从某种意义层面来说,最低的要求是只要不游手好闲、偷鸡摸狗,勤勤恳恳的,该经商的经商,该务农的务农,该从政的从政,能够撑起一个家或者已然足矣。可是,真的如是吗?我们真的能够撑起一个家吗?更多的,我们只能一声长叹,为啥,因为号称大学毕业的我们大部分都还在温饱的边缘摸爬滚打。成家,立业,四个字其实是多重的大山,让我们这个群体喘不过气来,最少也是气喘吁吁,难以为继。
来到城市,作为一个陌生人的身份,我们开始起早贪黑,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天二十四小时,忙忙碌碌。而成家立业这四个字让我们开始日日夜夜忧心忡忡,只要我们的意思醒着都无法自拔。突然想起最近社会上很流行的那几句歌词——起的比鸡还早,吃的比猪还烂,干的比驴还多,活的比狗还贱,做的比牛累,睡得比妓女晚,拿的比农民工少。这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的生活现状——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来,十数载寒窗苦读飞上大学的枝头,然后满怀憧憬期待走出校门步入城市的大街小巷之后的生活状态。
太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作为农民的下一代,我们要进城,唯一更靠谱的途径莫过于前仆后继义无反顾地挤过独木桥上大学,然后拿着用我们的农民父辈一辈子都承担不起的时间和金钱换来一张本以为价值连城的文凭。可当我们拿着那张纸步入社会才发现,我们是彻彻底底的菜鸟。没有工作经验,没有金钱,没有背景,甚至连学历都差不多可以说属于没有的范畴(这年头,都说在城市里拿着砖头往下扔,被砸到的概率最大的都已经是研究生了)。于是满怀着为国奉献终身的豪情壮志的我们开始背着行囊游离于车站地下通道和行乞者抢地盘,稍微好点之后就是几个人一起合住一间不到10平方的地下室……。我们都傻眼了,可是我们还能怎么办?这就是命,80后一代的农民子女的命,即使是大学生。我们真的只能认命吗?就这样庸庸碌碌地混日子?不安分的我们开始反思自己,开始想着各种各样的办法融入社会,拿着比我们那些没有上学在城里做农民工的同学还低的工资,日复一日。逢年过节了,我们还要人模狗样地买一堆城里的稀罕货回到我们那山沟沟里的故土,享受着每一个乡亲对着你的那友善而羡慕的笑容。只是那个时候,我们的泪在往心里流,透支的信用卡马上又该到期了,接下来的一个月该怎么过。在日复一日的熏染之下,步入社会近十载,我们也由生瓜蛋子变成了老油条,从一个公司跳到了另一个公司,工作技能没有多少长进,专业知识也基本上还给了那些本来就不太负责任的大学背书匠,工资终于在前两年赶上了我那农民工的同学,只是听说现在的他们都是被老板求着供着的,又要涨工资了。
年龄越来越大了,成家已经是这个年龄段的中心,父母的白发也越来越多,他们越来越操心自己的儿子能不能找到媳妇了,三天两头的电话里主题都逃不过这个问题。是啊,又该成家了,女士们再不嫁就该成剩斗士了,只是她们只要愿意放下标准,总是可以嫁出去的。而我们这些老男孩们啊,只能看着一块块的肥肉成为别人的盘中餐,无语啊无语。立业,看到这个词很多人都开始笑了,神马都是浮云。每个月拿着不到平均水平的工资,享受着月光、星光甚至是日光的生活,多么惬意,难能可贵啊。
只是在夜深人静夜不能寐的时候,我们才会突然想起,年近而立之年,我们该干什么了?还有哪些事情我们可以干?或者我们真的该好好地想想了。

2012年5月5日草于厦门环岛南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