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绕刘家沟
一百一十四年前,也就是光绪七年冬,一个父母双亡的七岁男孩在大他几岁的奶哥哥携带下,洒泪离开扶风县一个叫做刘家沟的村子,踏上逃荒乞讨活命的路。经过艰难困苦地跋涉,来到了户县圭峰山下一个名叫正庄的村里,被
一百一十四年前,也就是光绪七年冬,一个父母双亡的七岁男孩在大他几岁的奶哥哥携带下,洒泪离开扶风县一个叫做刘家沟的村子,踏上逃荒乞讨活命的路。经过艰难困苦地跋涉,来到了户县圭峰山下一个名叫正庄的村里,被没有男孩的赵姓家庭收留,给人家当了孩子,改名换姓,顶门立户,以后娶妻生子。这个人就是我妻子的爷爷。妻子说,爷爷有生之年,没回过老家。光绪七年刘家沟遭年瑾,死的死,逃的逃。妻子说,小时候,爷爷讲,流浪途中寒冷不是最惧怕的事,最怕的是饥寒交迫。一日,看人家孩子手里拿馍吃,眼睛就放了光,叽叽咕咕的肚子饥饿难耐。人常说饥饿生盗贼,就是那种情况。爷爷说,他不顾一切地突然扑上去,一把抢了人家娃的馍,攥到手里就没命的跑了,人家紧紧追赶,他情急生智,一把将馍塞进路边的稀泥里了。任凭人家上前狠狠殴打。打困了,骂够了,人家走了。好长时间过去之后,他才跑过去,从稀泥里抓出馍来,在泥水里洗洗,不管干净就塞进嘴里。爷爷说,奶哥和他走散了,找了一辈子,没找着,也不知死活。
妻子说,爷爷和毛主席同年去世,就是1976年,终年86岁。爷爷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回家乡看看。多种原因至死也没实现夙愿。今天看来,说到底,那年月还是穷,还是可怜。爷爷临终还念叨。母亲说过,你爷把那些事,整天像念百家姓呢。
日月如梭,转眼间,34年过去了。岳父也是83岁的老人了,岳母在2010年10月2日突发疾病,终年80岁。岳母谢世,岳父要去刘家沟看看的心更加迫切,他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来人不多。五七祭日前,岳父给我说过多次,一定抓紧,趁他还精神。五七刚过,大家就协商,决定实现几代人的百年梦想。两年前,岳父给我说过想去刘家沟,让查地图,我上网找了几次,在扶风县法门寺附近只找到了刘家堡。便说,肯定是刘家堡,爷爷那当年只有七岁,一定是记错了,或者是刘家沟以后改成了刘家堡。岳父却深信不疑,说不会。你爷爷说过无数次是刘家沟,怎么可能是刘家堡呢。
2010年11月10日,清晨6点,儿子女儿姊妹六人,最小的女儿都过了不悔之年,大家乘车从各自的家里出发,来接去了两天咸阳的老父亲,一同前往一个长期揪心的地方,一个七岁男孩离家至死八十年而没有回归的地方,一个四辈人一百一十四年没去过的地方,——日思夜想魂牵梦绕念念不忘的地方刘家沟。
妻子说,父亲说要在刘家沟的十字路口,烧几张纸钱祭奠列祖列宗,要代替他的父亲看看刘家沟,要在有生之年实现这个愿望。妻子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父亲的心灵不得安宁,说死了,眼睛闭不了。
中午11点多,正上第三节课,妻子哥打来电话,说到了刘家堡,没找到刘家沟,问了不少人,都说不知道。我说,多少年了,肯定是老人记忆有问题。距离法门寺几里路,南边是刘家堡。他们说是。要我再查查,我说正上课呢。晚上,妻回家,说找到了刘家沟。我说,怎么找到的。她说,父亲坚信不疑,就只有继续打听。有心人天不负,结果在距离刘家堡七八里,法门寺的北边,真的找到了一个叫刘家沟的小村子。妻子说,一看见那个村子,就感觉非常熟悉,是曾相识。爷爷说那里有许多土壕,和我们平常做梦见到的,一个模样。114年过去了,来到刘家沟,来到了爷爷出生的地方,爷爷如果健在就120岁了。村民得知我们是来自几百里外的刘家沟人的后代,热情地提出热水瓶,拿出一次性纸杯,问长问短。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父亲说,你妈活着该多好,大家一齐来,看看刘家沟,了却几代人的心愿,那该多好啊。刘家沟七八十岁的老人说,先人讲光绪七年,咱这里遭过大年瑾……老人说,不忘祖先,不忘刘家沟,是孝顺的刘家沟人。
妻子说,刘家沟村小,水泥路面街道,楼房林立。……妻子说,忘了带照相机,没拍照片。我说,没关系,记在心里,都记在灵魂里了。妻说,是呀,谁都不会忘。
由此,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你追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宗族一百年的历史,虽然是短暂的一百年,不要说更长点的历史,都和我们国家里不同地域不同姓氏等发生着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血脉联系,仔细一想“我们都有一个家,她的名字叫中国”一点也不夸张,中国是我们每个人华夏子孙共同的根。
2010年11月10日速记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