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您还爱着吗

亲爱的,您还爱着吗

庙堂文学散文2025-07-15 14:04:41
1这一次,陈可辛的作品《亲爱的》又让我狠狠地亲吻了一嘴,上一次是《中国合伙人》。为什么要吻?当然是心仪,当然是心爱,情之所至,爱之所为。《亲爱的》剧情并不复杂,由于有真实的故事原形为框架做为强力支撑,
1
这一次,陈可辛的作品《亲爱的》又让我狠狠地亲吻了一嘴,上一次是《中国合伙人》。
为什么要吻?当然是心仪,当然是心爱,情之所至,爱之所为。《亲爱的》剧情并不复杂,由于有真实的故事原形为框架做为强力支撑,陈导便可以从容不迫、得心应手,一套超强地抓心催泪的手段和方法,很快就收服了观众。再加上几位实力演技派大腕演员郝蕾、黄渤、赵薇等倾情联袂,拿出浑身解数拉升人气,票房销售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亲爱的》在运用实与虚的描摹手法方面值得称道。虚,就是它戏剧化、情节化的演绎;实,则体现在它生活化、现实化的真情笔触。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将拐卖儿童事件进行艺术化“全方位”的演绎。所谓全方位是指“失去孩子”与“得到孩子”双方的纠结与疼痛,以及通过一个家庭孩子被拐卖后的疼痛牵出若干个家庭的集体疼痛,全方位、多角度地表现这样一个社会群体的喜怒哀乐。这种创新冒有很大的风险,却非常值得尝试。
《亲爱的》要表达的主题非常清晰,孩子不能没有爸爸和妈妈,他们需要一个家;而做为爸爸和妈妈,需要对孩子对家庭付出责任与爱。这不仅是家庭赋予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赋予的必须担负的义务。
亲情之爱,是人类世界代代相传最宝贵的遗产。
2
最近,我读到作家张贤亮先生身前留下的一幅对联,发人深省:
上联:满堂珍藏不及身心康泰;
下联:万千事业何如家室平安;
横批:常乐我静。
人生无常,健康宝贵,满堂金银怎么能与健康人生相提并论。
事业风光,走向辉煌,人前人后,夺目光彩,却又怎么比得上家庭幸福、亲人平安更实在。
父母越来越老,陪伴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若不及时尽孝还有多少机会可以弥补?
我们的孩子渐渐成长,若不用心哺育、培养和交流,还有多少时光可以等待?
“知足常乐”乃先人切身感受吐露而出的智慧结晶;快乐与满足,常乐与知足,不记恨才能不计较,不怨尤才能得圆满。
清静养心,宁静致远。静亦通“净”,佛亦通“拂”,热能忍受,冷能承担,悟道了,悟透了,才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每每修炼,淡定从容,方身心愉悦!
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爱,如果没有爱会让我们浑身不自在。一个家庭不能没有爱,必须承担责任,共沐风雨,尽到义务,给孩子营造健康和谐成长的空间,理解为人夫的艰难,体谅为人妻的辛苦,夫爱妻,妻爱夫,大爱小,小容老,相敬如宾,和谐包容。而做好这一切,我们义不容辞,责任无可推卸!
3
今年春节,我带孩子去日本旅行,荣幸结识了三位不同年龄阶段的好朋友。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李教授。她虽已接近退休年龄,但性格开朗,健谈、乐于助人,浑身充满青春与朝气。李教授拥有渊博的知识,她更吸引大家注意的地方在于她懂得生活。这次旅行,她带着自己丈夫的姐姐一同前往,姐姐年近七旬,身体状况欠佳,她一路上鞍前马后,悉心照顾,伺候周到,体贴入微。她还非常自豪地告诉我:女儿在国外攻读博士,即将修成“正果”。现在除了好好地教书育才,自己会经常带着家人出去走一走,开开眼,长见识。
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同于李教授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应该还有不少,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留存下来这样一批知识女性,实在珍贵,实属不易。她们见证了中国建国以后,最动荡起伏的年月,最波澜壮阔的变革,也贡献了最宝贵的青春时光。如果不懂得生活,没有良好的心态给予心灵的慰藉,他们无法享受今天的快乐,无法体会到今天“功德圆满”的美好心情!
另一位好友,医药药品销售行业的老板——陶姐。陶姐与我年龄接近,她听说我喜欢文学,便增加了交流的兴致,她说她非常喜欢日本的京都,非常喜欢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她甚至能够将很多年以前看过的小说情节记得清清楚楚,比如主人公如何每周周末坐上“新干线”的高铁到达京都,如何去幽会自己的情人。她甚至大胆设想自己如果也有一位这样的情人那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快乐!渡边是一位争议很大的日本作家,其小说多以畸形情爱为主题,而且对“性”的描写比较露骨,中国读者大多数是通过与小说同名的电影《失乐园》开始认识他的。我没有读过这类小说,但读过一些日本作家的散文,其中也有渡边的散文。通过交流,我发现陶姐并不是一个豪放不羁,对情感肆意泼洒的女性。反而,她很理智,对生活很热爱,属很知性的女性。她喜欢渡边,其实是喜欢那种唯美与浪漫,喜欢那种凄清与纯粹,喜欢那种勇敢与坦然。
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天公造美,我们一行到达京都的时候,正好碰上了难得一遇的雪花美景。满天的小雪花飘飘洒洒,把整个京都笼罩得神秘而温暖。我发现这次的京都之行让陶姐既满足又陶醉,她已经圆了自己的“京都梦”,让自己如一尊陶瓷,凝固了记忆,包裹了美好,储存了岁月,放置时光的橱窗慢慢回味。
渡边于今年4月去世,即我们离开日本2个月以后,享年80岁。对于一位异国的超级粉丝,能够在作者身前去参观其所属的国度,完全是一件值得骄傲和欣慰的幸事。
第三位,是皈依佛门的小弟子——90后的钟妹妹。小钟自称“熊姐姐”,比我女儿大十多岁,女儿与她交流甚欢,一来二往竟然成了好朋友。熊姐姐清新可人,性格随和,侃侃而谈,落落大方。她全心向佛,心存善念,执着虔诚。回到成都后,经常转发一些佛学知识与禅学理念,我受益匪浅。其实,我有过一些被强拉硬扯的经历。一会儿让你入“佛”,一会儿让你归“道”,一些儿请你入“会”,一会儿命你入“伙”。熊姐姐不一样,从来没有强迫为之,她是精心以佛理沁润,用心点亮迷茫与苍凉。
如果要总结三位好友的共性之处,我概括为:懂生活,有热情,有追求,心态好!他们充满激情地爱着,爱自己,爱生活,爱世界。
4
几年以前,我为成都某妇幼保健医院做过两次培训,有幸结识了周医生。周医生为人真诚,对销售、团队管理、金融知识也非常感兴趣,她知道我在金融行业有十多年的经验积累,便时常真诚地向我请教投资、理财的知识。说来惭愧,真不是谦虚,我在很多方面根本不及她更会打理财务。比如提及投资和理财,究竟谁务虚,谁务实?类似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捉襟见肘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