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之美

纳兰词之美

缕析条分散文2025-12-21 10:22:17
读纳兰容若《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感慨得不得了。此等婉转缠绵、细腻心机唯纳兰独有。幽幽情诗写得含而不
读纳兰容若《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感慨得不得了。
此等婉转缠绵、细腻心机唯纳兰独有。幽幽情诗写得含而不露,怨而不争,清而不淡。通篇未见情字,却也是处处着情,这是容若一贯的风格。
传统文人们写情诗,习惯将官场、商场与情场之事混成一团来说。比如那个献给上司的“画眉深浅入时无”,听着就有些毛骨耸然。纯纯粹粹来写情诗却写得卓有成效的,大概是唐李商隐宋柳永了。
李氏情诗多沉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唱得好累好累。李氏的诗意象跳跃,意境迷茫,感受诗中之情,需要通篇文字的感悟,有些像印象派的画。于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人将其纳入了“朦胧诗”行列。
柳永的词就是“杨柳晓风残月”般地潇洒脱然,读着读着会让人徜徉在浪漫主义的气息里,给自己的心灵来一碗鸡烫。
《二十四诗品》中论及“自然”品格,用了“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与道俱往,著手成春。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说法。说《画堂春》“幽人空山,过雨采苹”有些不及,但是“俯拾即是”绝对“著手成春”。诗分上下两片,诗的上片,述的是“相思相望不相亲”之郁,沉沉道来,却是悠悠情深,不绝如缕。诗的下片连续用典,层层递进,表达了“相对忘贫”的深切感情。
虽平白如话,但一句“天为谁春?”却也问得肝肠寸断,一步三叹。内容沉重,用词轻浅,“一生一代一双人”通俗简明。这是容若写词的高明之处,清、淡、简、朴的词韵美之中,羽化出透彻入骨的情绪感动。比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等有同曲之功。
难怪王国维要称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据称《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