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游记之九

桂林游记之九

风傻散文2025-05-20 13:19:36
“桂林山水甲天下”,加上张艺谋的精心打造,“印象刘三姐”已成为桂林的招牌景点。人说不看印象刘三姐不算到阳朔,这话虽有些夸张,却也不无道理。4月28日,我们一行在细雨霏霏中,游览了阳朔十里画廊、梦幻般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加上张艺谋的精心打造,“印象刘三姐”已成为桂林的招牌景点。人说不看印象刘三姐不算到阳朔,这话虽有些夸张,却也不无道理。4月28日,我们一行在细雨霏霏中,游览了阳朔十里画廊、梦幻般的角子岩景区、充满古朴豪放气息的图腾古道,在著名的“月亮妈妈”家用了农家风味的晚餐,便慕名趋车前往漓江山水剧场(原刘三姐歌圩),观看《印象刘三姐》。
“山水剧场”坐落在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与闻名遐迩的书童山隔水相望。观众席绿色梯田造型构成,180度全景视觉,可观赏江上两公里范围的景物及演出。观众席设席位2000位,其中普通席位1800个,贵宾席位180个,总统席位20个。演出全长60分钟,演出人员600余人,全部为当地的渔民。
演出的票价是200元,由同行的安徽日报农村版的陆向平先生出资,算起来30多人的团队,应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的。天还在下着小雨,虽然不大,但是很密。冒雨来到了大门的停车场,在检票口接过工作人中同发给的一次性的雨衣,穿好后随着拥挤的人群往前走,来到江边的看台。
演出是8:10开始,表演舞台为漓江阳朔段书童山附近的两公里水域及十二座背景山峰,构成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剧场,并启用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创造出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剧场音响采用隐藏式设计,与环境溶为一体,并巧妙利用山峰屏蔽及回声,形成天然的立体声效果。看那百米江面上翩翩起舞的舞者,如诗如画。飘逸的山歌声忽远忽近,恍如仙境,令人痴醉神迷。
灯光将远处的山衬托得若隐若现,将漓江周边的景色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就象一幅美伦美奂的山水画。两岸盛装的壮族男女,手持松香火把,歌声高低错落、沿漓江岸此起彼伏。“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那清脆的歌声便响起,歌仙刘三姐手撑油布伞,乘一叶小舟踏歌地向我们飘来,悄然若仙!“山歌好比春江水……”歌声由远至近,又随着小舟渐渐的远去,渐渐消失在烟雨蒙蒙中。江面也随着三姐的离去变得阴郁,四周寂静,只有雨丝的“沙沙”地下,远远的江面闪烁着几点若隐若现的渔灯。一切是那么静谧。突然,“哗”音乐响起,数百道灯柱打在江面上,数百条竹排手牵红色长绸形成方阵,水面抖动起条条红绸,每条长达数百米,气势如虹。数百头戴蓑笠渔者脚踏竹排在漓江上飞舞着无数的红绸,在水中起伏上下。立于红绸渔民中就象跳动在火中的音符。全民族少女在岸上载歌载舞,江风送来原汁原味的壮族山歌,手中舞动的红伞在灯光的映衬下,分外妖娆。拌随着她们身上的银饰舞动发出的悦耳的声响,观众无不被被深深感染了,暴以热烈的掌声。这些演泽的便是壮家的赶歌圩和漓江渔火了。
随着灯光的变换,一幕幕乡村小景舒缓地向我们展开,灯光映照出水岸渔村晨曦,新的一天又降临了。渔村边升起薄薄的晨雾,凤尾竹下,早起的人们缓缓牵引着耕牛沿田埂远去;有人骑着自行车、有人扛着锄头,正从岸边小路匆匆而过。 不远处的漓江里,一群渔民乘着轻舟,放出鱼鹰、用竹杆击水赶鱼,开始了新的一天劳作。落霞、炊烟、牛群、牧童、洗衣的村妇、唱晚的渔船……多么形象生动啊,将刘三姐的家乡勾勒得微妙微俏、栩栩如生,生动美妙。感受了刘三姐家乡人民的日常生活,领略了敦厚古朴的民风,看到了壮民善良勤劳,感悟了山歌故乡的美丽。
演出又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蓝色的世界,向我们讲述阿牛哥和刘三姐的爱情故事。蓝色的江面上,一队别致的小船伴着刘三姐经典情歌缓缓而出,演出现场是如此的宁静,数千名观众仿佛已经被山水凝住,沉浸在田园山水中。一轮下弦月飘落在江面,月中一名女子,在淡淡鹅黄的月光下长袖轻舞,翩翩起舞,她的舞姿是那样的优美、那样的轻快,四周繁星点点,伴随着背景音乐,月中仙子轻解罗衫进行天体浴,她梳妆打扮,纯洁的胴体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18名美丽的嫁娘群解罗衫,沐浴更衣,一个个若仙女下凡,构成一条鹊桥与月中仙子遥遥相对。“山中只有藤缠树,世界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连就连,我俩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歌声在无边无际的山水间响起,这时漓江水面上呈现出美丽的竹林、木楼、月亮,人与自然浑为一体,无数竹筏划向湖心,阿牛哥乘一只小船穿梭前来迎接三姐,“我与三姐约百年,若得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歌声飘渺,两人在船头深情对望,在月光中渐渐远去,只余明月照江水。场外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衰……
月亮渐隐,漓江浸入夜幕,山麓处逶迤走出一队闪闪发亮的银色小人,款款行来,手挽手缓缓在漓江水上行走,氛围魅惑而绚丽,。那是由200名壮族姑娘们表演的“银色印象之盛典”,她们穿着挂满数串银色小灯盏的服饰,排成一条长龙从江的一角不断地向观众席方向延伸,服饰在灯光的照耀下闪闪烁烁,就象是天上星斗散落于漓江之上,又象是一条银龙在江面上飞舞,一会排成一个“一”字,一会排成一个“Z”字,一会又成了一朵朵银色的花……造型可谓是千姿百态,特制的银灯服将整个江面映成了一片银色,在漓江上如星星般跳跃、闪烁、舞蹈。
随着渔灯的渐渐远去,在“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家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的歌声中,演出结束了。而我沉浸于古老的传说、置身于美丽的山水,久久不能从“印象”中走出,刘三姐的歌也一直在脑际回荡,挥之不去……
标签
相关文章